1 / 69
文档名称:

微电子学专业介绍.ppt

格式:ppt   大小:2,518KB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电子学专业介绍.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0/21 文件大小:2.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电子学专业介绍.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容什么是微电子学?我们的条件是什么?学****什么知识?毕业后去哪里?什么是微电子学?微(微小、微观)电子学micro-electronicsmicro-meter(μm)微电子学的特点包括:(1)它是电子学的一门分支学科(2)以实现电路和系统的集成为目的,故实用性极强(3)其空间尺度通常是以微米(um,1um=10-6m)和纳米(nm,1nm=10-9m)为单位的(4)它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5)微电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电路理论、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等多个学科(6)微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可靠性是微电子学的发展方向(7)微电子学的渗透性极强,它可以与其它学科结合而诞生出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生物芯片等微电子学学科:理学  门类:电子信息科学类  专业名称:微电子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微电子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微电子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电子学和VLSI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集成电路和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版图设计、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导VLSI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  ;  、国内外有关的知识产权及其它法律法规;  、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产业发展状况;  、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CAD、微电子学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工艺实****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微电子专业内容半导体材料:Si、GaAs、ZnSe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元器件(电子和光电子)、集成电路半导体工艺:制造工艺、测试技术、微机械计算机辅助器件、工艺模拟新型器件、微系统的开发设计软件的开发用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内容什么是微电子学?我们的条件是什么?毕业后去哪里?学****什么知识?我们的条件50th五校联办半导体专业80th第一批博士点: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90th凝聚态物理(理科二级)03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工科二级)211第一批重点学科(一期二期)985第一批重点学科(1/9)1956年,国家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规划,将半导体列为重要发展技术之一。同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由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组成的半导体培训班。1958年,刘士毅、吴伯僖、陈金富老师,以及黄美纯、郑健生、周必忠等几位首届毕业生回校建立了半导体专业。1966年由高教部批准成立了半导体研究室。承担了许多科研项目,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或重大科研任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1976年后还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的硕士生和博士生,1996年“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改为“凝聚态物理”专业2006年批准设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物理系“微电子学”专业的基础和优势2001年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的博士授予权,确定了三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与微电子系统设计、信息光电子学,研究队伍中以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占多数,主要成员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已完成一批国内领先、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实验设备和实验室条件良好,软件工具丰富,图书资料齐全。近五年,在科研方面,物理系在微电子领域承担有国家“973”和“863”计划课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十五”攻关计划重大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课题和面上项目、福建省重大和重点基金项目等90多项研究任务,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其中有的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省部级以上鉴定7项、专利18项、实现产业化6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