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内保条例讲解文稿.ppt

格式:ppt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保条例讲解文稿.ppt

上传人:xxj16588 2016/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保条例讲解文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规范企事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全国公安教育著名专家湖北省公安厅特聘刑侦专业高级教官十堰市公安局警官训练中心高级讲师倪永祥 E-mail:HBSYNYX@导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立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各企事业单位多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指导保卫工作,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使单位保卫工作的成效受到影响。因此,保卫工作的立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规范单位内部保卫工作制度的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真正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讲三个方面问题:一、转变理念、学****贯彻落实执行《条例》。二、《条例》立法的背景、指导思想、目的。三、《条例》具体内容的讲解。一、转变理念、学****贯彻执行《条例》。?1、什么是理念?为什么要转变理念?理念是指信念、思想、观念。属于人的主观认识范畴;法治理念是指人们对法的性质、目的、结构、职能、程序及其价值、法律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看法、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总称。理念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2、社会、经济发展要转变理念。社会发展不能无目标的、盲目的、程式化、模式化的发展。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 3、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要转变理念。计划经济时期的政企合一保卫工作公安领导,履行公安机关权力的理念必须转变。二、二、《条例》的历史沿革、立法背景、指导思想、目的。?1、历史沿革:我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一直是社会治安工作和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对敌斗争、预防、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建立了“中央特科”,保卫党中央负责同志和领导机关的安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政治保卫局,负责军工保密工作。抗战时期改为保安处,负责锄奸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中央要求企业内部建立保卫组织,配备专职保卫干部。建国后,各部门成立保卫组织,保卫工作机关亦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保卫局及各级公安部门派出的代表机关,执行国家公安机关的权力 1950年、1952年、1953年、1956年、1980年、1985年、1997年多次召开全国经文保会议制定内保方针,发布企事业单位保卫工作细则,不断确立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2、立法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和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治安保卫工作制度在许多方面因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已逐步废止,而另一方面,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社会各界要求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进行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700多名人大代表联名要求制定《校园安全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认为在当前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应急机制建设,加强反恐怖斗争的形势下,制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保卫条例对建立健全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维护单位内部和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2002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建议尽快出台条例。2002年8月公安部将《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报送国务院,经各部门、专家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2004年9月13日经国务院第64次常委会审议通过。3、起草《条例》指导思想此次起草条例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人民警察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为依据,按照政企政事分开原则,从维护单位内部稳定和实际需要出发,改革、规范和加强单位治安保卫工作,以有效维护单位内部秩序,确保国家重点单位和要害部门安全,保障公民人身和公私财产安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