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作者小传
夏东元, 年生,江苏靖江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早年就读于上海诚明文学院,对国学造诣较深。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
工作,在华中建设大学、山东大学(临沂)政治系学习。先后在山东滨海公学、
曲阜师范、山东省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教授中国近百年革命史、
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等理论课程。年调华东师大历史系专门从事中
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科研;尤侧重于洋务运动的研究,逐步形成一家之言,自成研
究体系。著有《郑观应传》、《晚清洋务运动研究》、《盛宣怀传》,校编出版
《郑观应集》,发表学术性文章余篇。现正主持撰述《一百十年中国近代史》,
主编《中学百科全书·历史卷》、《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
洋务运动史
夏东元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上海中山北路号)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经销江苏如东印刷厂印刷
开本: ×印张: 插页: 字数: 千字
年月第一版年月第二次印刷
印数: —本
· 定价: 元
作者小传
夏东元, 年生,江苏靖江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早年就读于上海诚明文学院,对国学造诣较深。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
工作,在华中建设大学、山东大学(临沂)政治系学习。先后在山东滨海公学、
曲阜师范、山东省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教授中国近百年革命史、
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等理论课程。年调华东师大历史系专门从事中
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科研;尤侧重于洋务运动的研究,逐步形成一家之言,自成研
究体系。著有《郑观应传》、《晚清洋务运动研究》、《盛宣怀传》,校编出版
《郑观应集》,发表学术性文章余篇。现正主持撰述《一百十年中国近代史》,
主编《中学百科全书·历史卷》、《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
前言
《洋务运动史》的酝酿、发展、变化过程①是曲折的,单提纲就五易其稿。
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约我写一本《洋务运动》作为青年的读物。我那时正
在写“李鸿章传”,因此书与我写“李传”可以结合,故答应了,约写万
字,于年冬交稿。这时正是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气氛中政治运
动一个接一个开展之际,这种书的出版当然不会被提上日程(直至粉碎“四
人帮”后我将该稿索回,该出版社要我修改寄去,我未应)。书虽未能出版,
却启发了我写万字洋务运动史的动机。我在该书交稿后即拟了一个分为
章的洋务运动史写作提纲。“文革”后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我议定写一本较
大型的洋务运动史,于是在年提纲的基础上拟定了新的写作提纲,并按
题积累资料。年应人民出版社之约,拟订共为章连“导言”个单
元,打算写—万字的《洋务运动史》。—年间即着手写作,
但在写作中,到处遇到总揽洋务工业企业大权的盛宣怀其人,感到如不比较
深入地研究盛宣怀,而要把洋务运动史写好,是不可思议的。于是将本拟置
于洋务运动史之后写作的《盛宣怀传》提到了前面,洋务运动史则暂时搁下。
年《盛宣怀传》完稿并很快于年出版,于是乃着手写《洋务运动
史》。这时又出现另一种想法,即打算将此书写成逻辑发展史,改书名为“洋
务运动兴衰成败”,并拟订了个单元的提纲。以之征诸有关同行,一般均
认为还是写成《洋务运动史》好,因为它既有系统的知识,又能突出我的研
究体系;既是学术专著,又可作为教材,对于读者尤其是青年们帮助更大些;
如果改写为逻辑史,势将突出理论而减弱知识性。于是基本上仍按年分
为章的那个提纲加以修订,改为章,即现在本书中的章节。
本书从第一个提纲开始到完稿,经历了年,写作上困难是很多的。所
幸有我历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帮助。他们或收集材料或革拟某些章节,对
于我的写作起了不少作用。他们中主要有:于醒民、杨晓敏、黄继宗、赵晓
雷、汪智和、姜进、陈彪、吴福环、聂资鲁、易惠莉、沈毅等同志。其中帮
助草拟者有:聂资鲁、张能政草拟第二章第三、四节,于醒民草拟第三章相
当一部分内容,杨晓敏草拟第四、五、六三章中某些部分,吴福环草拟第十
一章中的“开平煤矿”,赵晓雷草拟第十二章中的“汉阳铁厂”,张能政草
拟第十四章中的二、三、四节。我的夫人薄芳同志从年代后期起抄写了许
多关于洋务运动资料卡片供我在写作中运用,本书中不少附表均出于她之
手,此外还作了核对资料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集中了我余年来有关洋务运动的研究成果。对于学术界这方面研
究成果的吸取则很欠全面,望同行们谅解。
夏东元
年月于华东师范大学寓所
①关于我的洋务运动史研究体系及其形成过程,请看本书“附录”《我和洋务运动史研究》。
洋务运动史
第一章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历史趋势
一、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