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辛弃疾词两首--84213PPT讲座.ppt

格式:ppt   大小:2,809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弃疾词两首--84213PPT讲座.ppt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19/10/22 文件大小:2.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弃疾词两首--84213PPT讲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习导入苏轼开创豪放先河,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他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使词跳出花间月下而有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辛弃疾更是将爱国情怀填入词作,成为时代最强音。与之相先后,李清照的词,抒家国之痛,成为婉约中最具真情的绝响。学习导入豪放派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范仲淹写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为预备阶段。2、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宪分庭抗礼,豪放派从此进入第二阶段。3、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了产生了豪放派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为主题的壮阔宏声组成了雄浑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4、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走近作者:爱国词人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于绍兴10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败亡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1岁的辛弃疾率众 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辛弃疾曾亲率 50 骑,直入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京)。作者南归的辛弃疾一再奏表,主张北伐。朝廷只派他地方官职,不给他带兵的机会。他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等,多有利国便民举措。从 43 岁起,他闲居江西信州达20余年。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任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67岁志未遂而死。第一时期:南渡之前辛弃疾从小读书,受业于著名学者刘瞻。祖父辛赞虽仕金,但未忘故国,在辛弃疾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加深了他对金人统治的憎恨。后辛弃疾组织义军参加耿京起义,进行抗金斗争。辛弃疾生平大体可分四个时期得知叛徒张安国谋杀耿京、投降金人后,辛弃疾义愤填膺,组织五十名壮士,突袭金兵大营,活捉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示众。这一传奇式英勇事迹盛传一时,轰动南宋朝野,从此他就留在了南方。第二时期:南渡初期辛弃疾南归后只担任过一些闲散官职。但他的爱国热情不减,积极建言献策:乾道元年给孝宗上《美芹十论》,乾道六年又给宰相虞允文上《九议》,全面、精辟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进取方略,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乾道八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有政绩;淳熙二年,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镇压了茶商军,因功加官。此后又历任京西转运判官,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转运使等职。在整治地方、惩办贪官、平定暴乱、发展生产方面颇有成绩。淳熙八年冬,他被诬以贪污等罪名革职。第三时期:赋闲生活。辛弃疾退居上饶的带湖和瓢泉,过了近二十年的赋闲生活。他给居室起名“稼轩”,并以此为号,写下了一系列激越奋发、寓意高远的作品,形成了他的文学创作高潮,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