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十一课1、兴起的原因(1)、清政府沉重的赋税和剥削使阶级矛盾激化(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4)、洪秀全等人的组织发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根本原因金田永安全州长沙武昌南京称号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人名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3、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金田起义1851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京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农民阶级之局限2、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重大军事活动:重大事件历史意义、评价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依据以上材料,概括太平天等;③好田与坏田搭配④田少的地方迁移到田多的地方;⑤按年龄大小1853年1.《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问题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产品分配问题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目的内容3、评价:革命纲领,农民愿望;思想结晶、最高峰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钟相、杨幺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天》结晶、高峰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一)天京事变1、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洪杨矛盾(直接原因)2、概况:逼杀责疑走杨韦石杀洪3、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二)《资政新篇》目的:内容:政治:向西方学习,依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教育:开设新式学堂振兴太平天国评价: 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太平天国形势发展示意图开始:1851,金田起义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全盛:1856,北伐和西征后盛衰转变:1856年的天京变乱1859年,《资政新篇》失败:1864年,天京失陷前后14年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