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渝中区月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默写深度解析) 】是由【小果冻】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渝中区月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默写深度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渝中区月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默写深度解析)
一、古诗词默写
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下列古诗词,在横线上填写缺失的诗句。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______。
2.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______。
3.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______。
5.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古诗词赏析
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下列古诗词,选择正确的赏析。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畅游天下的豪情
B. 留恋家乡的情感
C. 仕途失意的哀伤
D. 厌恶官场的决心
(2)这首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夸张
D. 对比
2. 《静夜思》 李白
(1)这首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惊讶
(2)这首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对比
D. 设问
3. 《春晓》 孟浩然
(1)这首诗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畅游天下的豪情
B. 留恋家乡的情感
C. 对春天美景的喜爱
D. 仕途失意的哀伤
(2)这首诗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对比
D. 设问
三、古诗词填空
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下列古诗词,在横线上填写缺失的字词。
1. 《望庐山瀑布》 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______。
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 《春晓》 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四、古诗词填空
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下列古诗词,在横线上填写缺失的字词。
1.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______。
2.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
3.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______。
五、古诗词翻译
要求:请同学们将下列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古诗词理解与分析
要求:请同学们对下列古诗词进行理解与分析,并回答问题。
1. 《江雪》 柳宗元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这首词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2)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望天门山》 李白
(1)这首诗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诗词默写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思路:
- 第一题要求默写《登鹳雀楼》的诗句,需要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熟悉,特别是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 第二题默写《静夜思》的诗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学生需要准确记忆诗句。
- 第三题默写《春晓》的诗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学生需要掌握诗句的内容。
- 第四题默写《望庐山瀑布》的诗句,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学生需要准确记忆诗句。
- 第五题默写《泊船瓜洲》的诗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学生需要准确记忆诗句。
二、古诗词赏析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1)A. 畅游天下的豪情
(2)C. 夸张
解析思路:
- 第一题要求赏析《登鹳雀楼》,通过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看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因此选择A。
- 第二题要求分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修辞手法,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因此选择C。
2. 《静夜思》 李白
(1)C. 悲伤
(2)D. 设问
解析思路:
- 第一题要求赏析《静夜思》,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因此选择C。
- 第二题要求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修辞手法,这里诗人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因此选择D。
3. 《春晓》 孟浩然
(1)C. 对春天美景的喜爱
(2)C. 对比
解析思路:
- 第一题要求赏析《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因此选择C。
- 第二题要求分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修辞手法,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因此选择C。
三、古诗词填空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思路:
- 第一题要求填空《望庐山瀑布》的诗句,需要学生根据诗句的意境和结构来填写。
- 第二题要求填空《泊船瓜洲》的诗句,学生需要根据诗句的意境和结构来填写。
- 第三题要求填空《春晓》的诗句,学生需要根据诗句的意境和结构来填写。
四、古诗词填空
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思路:
- 第一题要求填空《江雪》的诗句,学生需要根据诗句的意境和结构来填写。
- 第二题要求填空《渔家傲·秋思》的诗句,学生需要根据诗句的意境和结构来填写。
- 第三题要求填空《鹿柴》的诗句,学生需要根据诗句的意境和结构来填写。
五、古诗词翻译
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听见人的说话声。阳光的倒影照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上。
2.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江水,钟山却隔着几座山。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了,明月何时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3.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天门山从中断裂,楚江从这里分开。碧绿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又折回。两岸青山对峙,一叶孤帆从日边驶来。
解析思路:
- 翻译古诗需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然后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诗的韵味和意境。
六、古诗词理解与分析
1. 《江雪》 柳宗元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江雪的画面,山静水寒,渔翁独钓。
(2)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孤独和无奈。
2.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这首词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表现了边塞秋天的特殊景象,寒冷而壮阔。
(2)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渴望。
3. 《望天门山》 李白
(1)这首诗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两岸青山和孤帆的对比。
(2)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