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张强[摘要]美国大学从招生到毕业,从课内到课外,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校园生活,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其核心课程体系,更重视德育的人文基础。其全过程育人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德育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从招生录取、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设计到校园文化,课内、课外无不体现德育的要求。一、招生录取注重学生德行美国顶尖大学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院,在录取新生时除了学术成绩外,更看重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美国综合排名前十的商学院一般都会要求申请者写一篇遇到“伦理困境(EthicalDilemma)”时如何进行处理的论文,以此来考察申请者的道德品质。例如哈佛大学入学申请表中要求申请者所写短文五个选项中第一个就是“评价你的一次重要经历、成就、冒险,或你遇到的伦理困境及其对你的影响”,或者是讨论个人、地区、国家或国际关注的话题以及对你的重要性,或者是讨论对你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及其影响,或者是讨论小说中人物、历史人物等。在申请表违纪历史栏目中关注“在九年级之后你是否有在任何教育机构违纪的事实?是否有学术不端或行为不当被留校察看、停学或被开除”,“你是否曾被判决为有罪”。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志愿者等经历也十分关注。在申请者的教师评价表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诚信(integrity)以及关心他人(concernforothers)等作出客观的评价⑴。另外,学校还关心申请者银行信用记录,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等。加州州立大学的国际招生部主任在给潜在申请者的信中写道:“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个人特长、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⑵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伦理困境短文、教师评价、违纪记录、信用记录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学业成绩之外的东西,特别是道德品质。录取后,多数学校会让学生入学前看一些学校介绍的资料,了解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做一个负责任的校园成员,遵守学校的制度,美国大学国际化程度很高,在这里你要承担起尊重种族、民族和文化差异的责任。二、培养目标体现出德育的要求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是wellness,意即良好状态,这个目标是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庞德分校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目前包括社会发展、体力发展、智力发展、环境发展、职业发展、情感发展和精神发展七个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信任并尊重他人,与人良好地合作,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⑶。在此基础上,AnnMieke和DaveWeber1989年提出了培养学生七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办事卓有成效、有效地学习、清晰地交流、与人合作、负责任、保持身心良好状态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⑷。实际上,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德育的要求,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在其对外宣传网站和学生手册中都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德育、智育、身体和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南达柯达州立大学在其网站2010-2011本科生目录册中明确提出学生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帮助个人发展,提高社会和公民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一是获取知识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