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百年嵊医主题征文稿2500字.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年嵊医主题征文稿2500字.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10/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年嵊医主题征文稿2500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年嵊医主题征文稿2500字医生是一个伟大的行业,在任什么时候代、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使人尊重的行业,正是有他们对医学的研究精神,才解决我们身体上一个又一个毛病,对医生,我们要怀以畏敬之心。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百年嵊医主题征文稿2500字。孩提时期,向爹问起早已离世的爷爷,他总带点自豪:你爷爷呀,可不是一般的农民,他会拔牙镶牙,还参与了建医院呢,咱嵊县顶好的医院,在城隍山你知道建医院,是多大的好事吗?要是没医院,你6岁就没命了。那次出麻(即麻疹),你昏迷不醒,大家都以为你不行了,我和你妈伤心欲绝,幸亏有医院,你总算醒了。或许是你爷爷积过德,在天之灵来医院保佑你了我知道爹有时会吹点牛,借此调理下困苦的生活,让家人有点乐趣,他说的爷爷参与建医院的事,我不知真假和具体,没敢相信,但他提到的昏迷,我却印象深入。那时,我虽然睁不了眼、张不了口,却迷迷糊糊地能听见周围的混乱,能感觉到我妈寸步不离地守着我。我最后极清晰的印象是:有只大手摸了摸我的额头,翻了下我的眼皮,又用甚么东西捅了捅我的鼻子,一个浑厚的男音响起:就看今晚了,如果能挺过去就行了。这多是我快醒的时候了,不久就传来了我妈欣喜的声音:醒了,醒了,终究醒了呜呜谢谢医生,谢谢医生或许是由于有这个经历,或许是由于爹崇敬医院工作,还或许是由于邻居们说不管时期如何变,医院总不会倒吧,16岁考中专填志愿时,我没多斟酌就填了卫校,选专业时,又对被称为白衣天使的护士充满了好奇(那时以为白衣天使仅指护士),由于我从没在崇仁医院里看到过护士,觉得只有书上和城里医院才有的护士,一定不一般,就写下了这两个决定了我一生的字。结果我被绍兴卫校录取后,和其他39名同学一起被安排在本县城的卫校就读。这在嵊州历史上独一无二,可能当时的县城急需受正规教育的护士。县人民医院的护士长凌乐平老师专职当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课,除本校老师和绍兴卫校老师定期过来外,县人民医院的高年资医生、药师和护理部主任也不定期过来串讲,平时的参观、见****实****也去人民医院。毕业时,我班半数以上被分配到人民医院,渐渐成长为护理骨干,绝大多数是护士长。当年没到人民医院的,后来也陆续调入。留在其他单位的,大都已身居要职,有的还是局级干部。说来惭愧,我是最普通的,但也没有虚度青春,同学们相互鼓励着,通过自学,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一门门课程,获得了一级级证书。我班的精神风采,始终健康积极,我们的班主任凌老师一个美丽知性的女人,一直影响和教导着我们,使我们在琐碎的生活中,仍然具有诗和远方。固然,这是后话。卫校就在城隍山,旁边的医院原址,就是人民医院的前身芷湘医院,当年我爹口中嵊县最好的医院,由芷湘先生和儿子们创建。印象中,芷湘医院依山而建,位于剡山小学和卫校中间,我读卫校时,已作为医院宿舍。90年代,为适应房改,芷湘医院靠外面的院落撤除,成了现在的两幢商品房(那时叫集资房)。只有最里面那幢上下二层的房子,至今仍屹立在那里,是医院唯一保存了百年的建筑。这房子红墙粉砖,下层一排圆拱形的门,让人不由联想到圣母院、救世这些内容,产生一种庄严神圣、肃然起敬的感觉,我们都叫它红房子。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红房子和那些已拆的院落一起,守护了一方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我常想,那撤除的部份里,可能也有防空洞吧,跟我在剡山小学里发现的那个一样,说不定两个还相通呢。红房子做过我们的集体宿舍,它下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