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部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问:《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此次修订《规范》力图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新《规范》中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强调尊重教师,强调教师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此次修订工作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基本经验,汲取了原《规范》屮反映教师职业道徳本质的基本耍求,又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三是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规范》修订从教师队伍现状和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基本耍求,使Z成为每位教师口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又提岀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倡导性要求。四是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从教师职业道德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针对当前师德建设屮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若干禁行性规定。《规范》提出的要求尽量体现针对性和口J操作性。五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他律”、贵“自律”。新《规范》在注重“他律”的同时,强调“自律”,倡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徳规范,把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问:《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新《规范》冇6条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问:如何全而准确地理解《规范》?答:《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同吋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规范》中的禁行性规定,是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而捉出的,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问:在贯彻落实《规范》过程屮要注意哪些问题?答: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教育部就《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相关问题答问问:《规定》的岀台,为班主任工作捉供了多方而强有力的保障,那么,班主任教师应如何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呢?答:屮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口标落实到班级D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而I■办调健康发展。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五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冇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口己、发展口己。六是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H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七是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冇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八是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冇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