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外投资应对政治风险策略思索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全球经济,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从2003年到2008年,我均增长率增加,而全球同期对外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5%O但是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企业明显放慢了'‘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国进军海外投资的企业遭遇两重挑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恐惧心理。特别是国际经济和政治局势动荡,以及2011年3月的利比亚大撤退所带来的沉重教训,都使我国企业不敢轻言“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因此,了解、关注、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面临哪些政治风险,并且制定正确的应对、防范对策很有必要。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所谓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在一定程度上由东道国政府控制的事件,或社会事件引起的给国外债权人应收账款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政治风险难以识别,影响力大,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变化等行为有关。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何干预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活动,所以是所有风险中最具威胁性的。冷战过后,国际政局的动荡和变化,政治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发展。1•战争动乱风险。即东道国境内发生战争或动乱给外稳定的,但局部地区的国家关系恶化、政权争夺、民族纠纷、宗教矛盾等因素引发战争或动乱此起彼伏,这对“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的我国企业造成很大的潜在危险。•恐怖袭击风险。即恐怖分了在东道国活动给外国投资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非传统的安全威胁。恐怖活动不仅破坏和平的企业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国“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开展海外投资的企业人员和机构安全。•政策变动风险。即东道国政府相关政策变更给外国投资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种变更可能是东道国政权的更替、社会经济形势出现了新情况而打破了政策的连续性,一般并不有意针对投资企业,但是更多的是东道国认为外国投资企业存在明显或者潜在的不利于本国企业的动态,从而在政策上有意作出的调整。•国有化风险。指东道国采取强制回购、征用,甚至没收等手段,使得外国投资企业资产本国化而给外国投资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战之后,曾经出现过民族独立国家对本土外国企业实施国有化的浪潮。随着上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兴起,国有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资源日益紧张、生产要素价格攀升的今天,国有化又以间接、渐进式的新形态而呈回归之势。•国家安全的风险。指东道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而对外国企业设置各种障碍。例如,2009年中国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澳大利亚子公司欲收购澳铁矿石公司HawksNest铁矿石项目的50%股权,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伍默拉军事禁区,澳大利亚国防部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提出反对,这也意味着上述项目实际上不会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最后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放弃入股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遭受国际制裁的新型政治风险。美国和欧盟为了迫使伊朗放弃核项目,已经决定对伊朗石油销售实施禁运。由于中国、新加坡和阿联酋等三家企业与伊朗能源领域有“业务来往”,2012年1月12日美国政府决定对这三家公司实施制裁,根据美国制裁伊朗法案新出台的制裁措施,上述三家公司将无法获得美国出口牌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