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论文写作指导.doc

格式:doc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写作指导.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4/2/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写作指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文写作指导
_
以下是论文写作的一些技巧,以及一些值得参考的范文,请同学们仔细揣摩。
如何选题?
结合本学期的课程重点讨论五部作品,讲解如何选题:
鲁迅《铸剑》(涉及《故事新编》整集)
这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反倒是后半部分,三头俱烂之后,复仇的主题已经圆满完成,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这部分如何读解?结构上由什么功能?鲁迅的用意何在?鲁迅当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还可以考虑作品中的歌,高远东老师就从《哈哈爱兮歌》生发许多有趣的观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个比照。
沈从文《边城》(联系《湘西》《湘行散记》以及沈从文自传)
有同学说对结尾感兴趣。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课本上则是从开头出发进行解读。
沈从文作品的“牧歌”艺术特征P121-122。还可以联系他的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进行比较。
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和现代都市两个世界的对立P116-119(重点)这在《边城》中也有体现,比如可以抓住“磨坊”和老船这两个意象。
作品中还有很多有意味的意象,比如白塔。如果能够分析出作品中的意蕴,结合作者其他作品进行解读就很有意思。
张爱玲《金锁记》(联系《倾城之恋》)
她的小说技巧
意象:月亮、鸟(鸾)、镜子、扇子、旗袍、衣服、发饰。这些意象和传统诗歌小说之间的紧密关系——张小说的“旧”:传统性。
老舍《月牙儿》、《离婚》
作品的主题很明显,再作的话就只能贴着中国现代时期女性的命运来说,题目很大,不容易说清楚。
叙述者的语调。反讽的张力。
萧红《生死场》(涉及《呼兰河传》)
生与死——两个女人以及国家的命运。“她”中国——贫弱的中国的女性化特征。
金枝:女性和国家民族的关系。
二里半——不完全的男人在抗日中如何行动。
赵三:阶级和国家。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以上这些,我提出的选题开的口子都很小。基本上就是只攻一点不及其余。但是,小不等于差,这是比较讨巧的路子,事实上,只有小题目才能在短篇幅内出彩。而且由此引发的思考空间却可能很宽广:比如从《故事新编》中的墨子、庄子、孔子、老子、大禹等形象就可以讨论鲁迅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样的大问题。我觉得我们这学期课程安排的《野草》等等都很精彩。同学们可以尝试在课件中老师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当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作品和论文题目。
我在这里只是简单地说说可以生发的一些选题,具体的选题、提纲和思路还是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我在论坛上还提供了一批比较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书单,欢迎大家从中选题。
如何找材料
基本要求:
要熟悉教材与课件内容。教材(本课程无专门教材,可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前八章,有条件的请购买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和课件最少应看两遍。把教材和课件看一遍,根据本《学****指导》的学****重点把你的问题记下来。
以此为基础,多搜索资料,了解作家的基本情况,笔名,生平,时代背景,代表性作品,主要人物形象。作品的评价,推荐豆瓣
3、认真阅读课件提到的文学作品。对课件讲到的各作品要通读一遍。
4、积极参与课程论坛的文字答疑,这里会发一些相关的话题与大家讨论,帮助你进行学****br/>5、注意平时的写作训练,积累一些阅读名著的感受。
6、学会上网搜索资料。利用好Google、百度的搜索功能。
欢迎大家到课程论坛提问。同学有问题的请提出来。
附录:提纲范本
《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提纲
   任何讲述者背后总隐藏着叙述者的视角,这种视角反映着叙述者对生活的观照方式和主观态度。
一、反讽的第一人称叙事者
(一)   典型的反讽性第一人称叙事者。
材料:《孔乙已》中的小伙计。
(二)   较为复杂的反讽性第一人称叙事者。
材料:《狂人日记》《伤逝》《头发的故事》中的“我”。
二、“归乡”叙事模式中的叙事模式,在这一系列中,第一人称叙事者在讲述他人故事的同时也铸造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情感方式。
材料:《故乡》《在酒楼上》《祝福》《孤独者》等中的“我”。
三、第一人称叙事的美学特质:“距离控制”
“小说中的距离”的理论阐释。(布斯:《小说修辞学》)
(一)“时间距离”。
材料:《狂人日记》《伤逝》《孔乙已》《故乡》等。
(二)“道德与情感距离”。
材料:《孔乙已》《头发的故事》。
归根到底,这一切距离都取决于道德与价值的距离。
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复杂化是现代小说复杂化的标志,从而在形式层面上标志着文学范式的创作性转化。
摘要:本文以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为考察对象,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反讽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归乡”叙事模式中的叙事者系列、第一人称叙事“距离控制”的美学特质三个方面分析鲁迅小说形式对于意义传达的意义,揭示了其小说形式革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