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花卉与花卉栽培花卉的知识(一) 养花的意义1•我国养花历史悠久 据考察公元前1000年之前的甲骨文上就有栽培花卉的记载。养花的效益 花是有型的产品,但它却创造了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两种产品。养花可可以美化社会、单位、家庭环境,为人们增添无穷的生活情趣,经人以生机活力和清新的气息,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养花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花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因为花不仅形态优美,还有深刻的感染力。比如傲霜斗雪的梅花、出污泥而不染荷花,都是赋于人格化的形象,观之有美的意境,行之有感化作用。美花还可以调节精神,消除疲劳。 一天紧张工作之余,观赏自己精心培植的鲜花(购买的一样)大有赏心悦目,顿消疲劳之感,调节紧张情绪,促使家人和睦相处。养花有利袪病强身。养花的劳动是一项有兴致的活动, 有利舒展筋骨、通活血脉。还会因精力集中养花、观花,忘却疾病痛苦,有益于恢复身体健康。养花有利于拓宽人的知识面。养花使人具有实践技术的成功感。养花是农学、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土壤学、肥料学、工程学、设计学、美学各门类知识经验综合运用的结晶。易于丰富人的知识。增强亲身实践的能力。养花可以在露天养、大棚养、温室养、还可以庭院养,不论哪里,有了鲜花的陪伴,都会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有利于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规模性养花环是发展市场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代科学养花有利于把花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办, 名贵花色品种不仅销往国内大中城市, 还可以飘洋过海,占领国际市场。可以说养花是条兴国富民之路。 这有待于有眼光的农民朋友去实践。(二) 花卉发展的现状与前景1•世界花卉发展的势头居高不下 自80年代以来,花卉业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崛起, 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 引起了各国的极大兴趣。世界范围内的花卉生产经营一直呈发展势头。欧洲的花卉市场经久不衰,美洲市场持续发展,亚洲市场方兴未艾。不少国家花卉消费的增长速度已大于国发收入增加的速度。 以切花为例,荷兰每人每年平均消费花卉150支,法国80支,英国50支,美国30支。据世界人士预测,日本和美国将成为未来花卉消费的最大国家,目前日本、美国的花卉消费已占第二位。荷兰是世界花卉出口大国,鲜花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9%,盆花出口量占世界的48%。但花卉种植面积却只有7000公顷。国内养花的崛起 我国人民爱花、种花、赏花的历史早于欧洲各国千余年。我国从80年代以来一直比较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 1984年组建了中国花卉协会,建设了一批花卉种子繁育基地和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花卉生产已由自养自赏开始进入了商品化,花农队伍迅速壮大。花卉布局初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一些传统花卉栽培地区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卉集中产区。 如河南鄢陵的蜡梅、洛阳的牡丹、山东荷泽牡丹、福建漳州水仙、云南昆明切花和江苏如皋的盆景都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自身优势。 花卉产品正向多样化发展。全国花店已发展到7000余家,建成了七个较大的批发市场。经营已出现了国有、 个体、合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形式, 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可喜成绩。花卉发展的广阔前景 1993年江泽民在参观花卉博览会时就说花卉既是农业,也是艺术"。可见,花卉产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向结构要效益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奔小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花卉是构筑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生命物质之一。 要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就必须积极推进花卉产业的发展,人们通过种花、赏花,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激发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丰富的花卉资源 我原,从内陆到沿海,几乎都有花的分布。一些名贵之花还居世界之首。如杜鹃,全世界只有800多个品种,我国就占600余个。茶花世界有100多个,我国就有60余个,梅花就有300多个,牡丹有500余个,菊花可达3000多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花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 花卉的定义和范围日趋拓宽, 凡使人怡情悦意的观花、观果、观茎、观姿、观叶、闻香的植物,经过科学的栽培和驯化,都会成为花,来装点人们的生活。(三)花卉的植物学特点根的构造及功能 花的根很重要,一般分主根、侧根。少数有气根。根由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和根毛组成。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和根毛。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输送到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中去,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需要,根还有支撑植株的作用,有些根是人们观赏的部分。花卉的根长短不一,在南非德兰土瓦的东部地区,一棵野生无花果的根长达 130米,但也有几毫米的根。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