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零利率政策的目标与风险..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零利率政策的目标与风险..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0/25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零利率政策的目标与风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零利率政策的目标与风险        [10-01-1114:21:00]    作者:许朝阳    编辑:studa20 在2008年12月15至16日的议息会议上,美国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次日,。两天之后,日本央行把官方利率削减20BP(点差)。此前一周,-。至此,零利率已不再是日本独有的产物,在这一轮救市行动中,更多的经济体采取了零利率政策。一、全球性的超低利率美国货币政策执行的过程,一般是由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议息会议上确定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然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实际成交的联邦基金利率尽量贴近这一目标利率。在财政部和联储局采取多种措施后,自2008年12月5日开始,-。实际上,联储局关于零利率的决定是滞后的,是追认而非引导市场利率及利率预期。尽管如此,采用零利率政策在二次大战之后的美国经济史上尚属首次。除官方利率之外,美国的市场利率在各种非常规救市手段影响下也带有零利率的特色。在2008年圣诞节期间,隔夜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从1个月前的逾1厘水平跌至只有11BP,1个月的Libor也跌至不足50BP,同属战后新低。1个月期美国短期国债在二级市场成交的收益率在12月11日至12月19日竟然是负数,报-1BP,显示投资者为粉饰账目,不惜贴钱也要持有最安全和流动性最好的短期美国国债而非其他债券甚至现金。,也创下了纪录新低。这些市场利率未必会跌至零,但其历史低水平已与零利率相差无几。美国、日本和瑞士以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其利率水平也与美国市场利率状况相似,虽未必会跌至零,但会创下最低纪录。,,,距离减至零仍有相当空间。此外,由于欧洲央行、英伦银行及加拿大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都是单一的,即以控制通胀为任务,不像美国联储局那样有保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因此,如果不是确认通缩威胁持续,其官方利率减至零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如此,。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这一全球发达经济体罕见的同步衰退期当中,官方利率削减至历史新低应当属于正常预期。关于新兴市场,基本预期不会走到零利率这么极端。首先是因为它们本身的利率水平偏高。其次,受金融海啸及去杠杆化的波及,新兴市场还存在债务及货币危机的隐忧,需要以相对较高的利率防止资金大规模外流而形成的危机。因此,零利率或近乎零利率将主要出现在全球发达经济体。二、零利率与数量放宽利率是资金的成本,零利率意味着资金成本已经触及底线。但是,这并非预示刺激性货币政策已走到尽头。正好相反,零利率正式拉开了以资金数量为政策目标的数量放宽的序幕。在美国联储局决定实施零利率的同时,也正式确认实行数量放宽。其会议声明指出,未来的政策重点将转为把联储局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保持在高位,方法是大量购买半官方机构债券及按揭抵押债券,并考虑购买长期国债。其实,这也是追认数量放宽的事实。因为自金融危机恶化以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