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冯友兰唯物史观辨析.pdf

格式:pdf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冯友兰唯物史观辨析.pdf

上传人:2072510724 2016/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冯友兰唯物史观辨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类号塞!二!UDClQ汪蒜大擎硕士学位论文冯友兰唯物史观辨析密级笙茸编号地叫FungYu-lanHistoricalMaterialismDiscrimination指导教师作者姓名史云波薛影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6月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江苏大学2013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以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工9l岁年占月甭穆7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江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论文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论文编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江苏大学研究生处办理。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指导教师签名:4---别苁妒1弓年莎月f7日彩肴日签作刨吵学刀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冯友兰是我国上世纪著名哲学家,“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代表了冯友兰一生的主要成就。其学术思想体系复杂且非一成不变,但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贯穿于冯友兰哲学思想大半生的唯物史观。简单的看,冯友兰在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唯物史观对其早期哲学思想的潜在影响、建国后哲学思想的重大转变、晚年的新理学与唯物史观的兼容和唯物史观的升华。冯友兰的早期哲学思想中就体现出唯物史观的影响。冯友兰早年赴美国留学,其导师孟大格和杜威分别是著名的新实在论者和实用主义大师,新实在论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后来冯友兰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三四十年代,正是唯物史观奔腾而入的年代,作为与时俱进进的冯友兰,自然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这场浪潮之中,将唯物史观理论引入学术研究中。从他在这一时期的唯物史观取向,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他是一个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边缘化学者,也正因如此,冯友兰的学术少了意识形态的外衣更好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价值。建国后,随着哲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冯友兰不得不从根本上放弃了新理学的历史观,进而转向唯物史观。但在转向唯物史观的态度上,冯友兰是既自觉自愿又被迫无奈的。在这一段时期,冯友兰走了弯路,受了教训,他的思想经历了痛苦的选择和转变。在随后到来的八十年代,冯友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过去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决定重新编写中国哲学史。历经十年,克服无数困难,冯友兰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终于问世,当然中间的出版还遭遇了不少曲折。经过几十年的学****和沉淀,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唯物史观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冯友兰也融会贯通了他一生的所学所思,使新理学和唯物史观得以兼容。冯友兰取法唯物史观呈现出的学术化特点,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阵营之外的学者,他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与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相比,有很大不同,冯友兰彰显的是唯物史观的学术价值,唯物史观在他的学术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纯粹的学理的姿态。本文将冯友兰学****和运用唯物史观的过程分为民国时期、建国后三十年、学术自由的新时期三个时期,并加以剖析,以得到更多启示。关键词:冯友兰;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学术路向冯友兰唯物史观辨析AbstractFungYu-lanisafamousphilosopherofthelastcentury,threehistory-releaseHeritage,sixShokiZhenyuan”onbehalfofthemainachievementsoftheFungYu—lan。plexandnon—rigidacademicsystemofthought,butthereisaconsistentthought,thatis,,FungYu-lanontheunderstandingandapplicationofhistoricalmaterialismCanbebroadlydividedintothreestages:thepotentialim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