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蜜蜂引路教学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蜜蜂引路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0/2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蜜蜂引路教学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下26.《蜜蜂引路》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二下26.《蜜蜂引路》第二课时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班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课堂中注意力较集中,本班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较强,口语表达能力欠佳。该班男生发言较女生积极。教学目标:,会写“蜂、敲、附、近”4个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列宁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方法:指导默读、读中悟理学习方法:默读、置疑、合作、探究、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张贴画教学过程:一、复得住吗?出示词语:,生字你也能读正确吗?课件出示:莫斯附派谈讶指名带读评价:你们就像勤劳的蜜蜂一样,采集了学习乐园中的生字词,真不错。二、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1(一)复习概括导入: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知道列宁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那个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养蜂的人住在哪里,列宁就决定亲自去找,他找到了吗?(预设)生答:找到了你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列宁最后找到了养蜂的人?生答:第四自然段。/3、4自然段(二),自己先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个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他找到了?第一种:第一句谁来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评议。读得怎么样?感到意外。(导出“惊讶”一词)惊讶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说说跟“惊讶”这个词意思相近的词吗?惊诧,诧异,震惊,惊奇,惊异,吃惊你还能做出惊讶的表情吗?可以观察插图。谁愿意带着表情来读读养蜂人的话?指名读,评议。全班男生试一试,女生也来试一试。评价:从你们的惊讶声中,老师还感受到了养蜂人见到列宁时的惊奇!那么,到底是谁把列宁领到养蜂人那儿的?――――(生答:蜜蜂)?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1)指名读。谁来扮演列宁读读他说的话?(2)评议:注意到列宁的表情了吗----是笑着说的。(指导读)笑从他的这句话中,你知道谁是“向导”?----,其他同学读旁白部分。(2人分角色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语:同学们,从列宁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是蜜蜂把列宁领到养蜂人的家,可是蜜蜂并不是会说话的向导呀?它怎么领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动笔圈出关键词句。—优生回答—视情况请1-2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发现:花丛中的蜜蜂贴字;观察: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