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7月16日18时许,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火势燃烧了15个小时才被扑灭。起火管线为直径900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700毫米管线起火。据称,10万平方米的3号储油罐被烧毁。事故原因初步查明,系一艘30万吨级的利比里亚籍油轮在卸油时附加添加剂引起了陆地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和原油泄漏。 扑救工作共调集了辽宁省14个市和4个企业消防队338辆消防车和2000多名消防官兵参与灭火。此起事故引发原因与卸油操作不当及静电引起的闪爆有关。事故案例(静电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石油化工储运场所的事故65%为静电引起的,因此石油化工储运场所的防静电接地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前言一、防静电接地检测依据二、静电简单术语三、静电产生的原因四、静电的危害五、静电的防护六、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检测一、法律依据中国气象局8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四章十九条: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T2143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QX/T110-: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和防静电接地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应每半年检测一次。GB12158-: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由于物体的接触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原因,使物体正负电荷失去平衡或电荷分布不均,而在宏观上呈现带电的过程。二、:由于某种起电因素使物体上静电起电的速率超过静电消散的速率而在其上呈现静电荷的积累过程。:带电体上的电荷通过带电体自身或其他物体等途径向大地传导而使之局部或全部消失的过程。:带电体上的电荷由于电中和、静电泄漏、静电放电而使之局部或全部消失的过程。: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进行生产时,由设备停止操作到物料(通常为液体)所带静电消散至安全值以下,允许进行下一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间隔。7:静电释放:当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因介质产生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局部或全部消失的现象。:带电体所形成的静电场,通过静电放电所释放出来的总能量。9.:带电体所形成的静电场,通过静电放电所释放出来的总能量。: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液体类物质与固体类物质接触时,在接触界面形成整体为电中性的偶电层。当两相物质作相对运动时,由于偶电层被分离,电中性受到破坏而出现的带电过程。:剥离两个紧密结合的物体时引起正负电荷分离而使两物体分别带电的过程。三、静电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