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生活论美学与文化生态学美学..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活论美学与文化生态学美学..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0/26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活论美学与文化生态学美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活论美学与文化生态学美学    论文   作者:高小康      2011-12-2216:00:01    一新世纪初年,文艺学界进行了一场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讨论。问题的提出源于费瑟斯通那本《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theaestheticizationofeverydaylife)这个观念并且对这个观念的意义作了多重解释。(1)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第一种解释是指反经典艺术的亚文化的产生及其影响,比如当一只瓷溺斗或朽木片被当作艺术品摆进画廊时,“审美”就不再如经典美学和艺术观念所认为的那样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而是被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偶然发现,从而消解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抹去了艺术的神圣光环。第二种解释是把生活转化为艺术,通过标新立异的行为而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感觉和品味,使生活变成审美的活动。19世纪巴黎艺术家们的种种惊世骇俗的表现就是这种例证。这种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的需要。第三种解释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当代文化的影像或“仿像”特征,日常生活的现实内容被符号与仿真影像的生产和消费所替代。这里的“审美”变成了将人导入迷狂的感官幻觉,“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因此而变成了日常生活的影像化和幻觉化。正如《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这本书的书名所显示的,费瑟斯通把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关系问题当作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时代的问题来讨论,本身就意味着他的一种基本美学立场:经典意义上的审美是超越于日常生活的(这正是以康德“审美无利害”为轴心的古典美学观念),而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属于消费文化时代的新问题。他提到的三种解释超出了“后现代”的时间范围,向前回溯到了19世纪兴起的现代主义美学。不过在他看来,19世纪文化精英们的反传统思潮与20世纪的大众消费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从根本上说,都是对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和生活之间保持距离观念的背离,只不过前者是精英的自觉反叛,而后者是消费者快感的满足。费瑟斯通关于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观念和当今中国学者所熟悉的许多文化批判理论不同。许多中国学者在讨论现代性问题时会区分出“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大概意思认为前者是工具理性的现代发展,而后者是批判精神的现代发展。按照这种二元现代性观念,由波德莱尔开始的现代主义美学精神是对工具理性精神的反叛,而当代消费文化则是工具理性造成的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果,二者是相互对立的。但在费瑟斯通看来二者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什么根本的对立。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荒原》、蒙克的《呐喊》、高更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之类惊世骇俗的作品通常被解释为对现代文明的抗拒,因而成为“审美现代性”的根据。但费瑟斯通注意到的却是现代主义的另一面,即对古典传统反抗的一面。在他看来,先锋派对古典文化传统的反抗是把传统艺术的神圣光环消解而使艺术成为生活方式,恰恰是这种生活化的美学使现代主义的先锋意识进入了后现代的消费文化:在艺术反文化(ountercultures)的发展中,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巴黎豪放派与先锋派艺术中,生活方式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巴尔扎克、波德莱尔、孔德·奥雷塞,直到后来的厄邓德·得·龚古尔、孟德斯鸠及于斯曼等人的作品与生活中,人们都感觉到了它们的神奇与吸引力。这种既关注消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