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如何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docx

上传人:buzaiwuzhuang123 2019/10/26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摘要:2001 年,独立董事制度 曾被作为 “救济 ”中小股东利益、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剂灵丹妙药引入中国的资本市场。但目前,该制度实施十余年来,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其最核心的 “独立性 ”方面也未能完全实现该制度推行的良好初衷。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现状以及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障碍,进而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让“独立且懂事”的独立董事尽职尽责,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法人治理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成熟 。关键词 : 独立董事 独立性 实施 现状 改进建议一、独立董事 制度 的渊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 股东 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 董事 。独立董事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 的义务 ,尤其是要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由于独立董事与公司管理层没有个人的和经济利益上的联系,所以,他们能够较为独立地做出决策上的判断和公正地监督管理层。 因此, 独立董事 的“独立性 ”重点体现在其 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 1940 年美国颁布的 《投资 公司法 》是其产生的标志。该法规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该有不少于 40%的独立人士。其制度设计目的也在于防止控制股东及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损害公司整体 利益。 70年代 “水门事件 ”以后,许多著名公司的董事卷入行贿丑闻,公众对 公司管理层 的1不信任感加剧,纷纷要求改革 公司治理 结构。 1976 年美国证监会 批准了一条新独立董事的法例,要求国内每家上市公司在不迟于 1978 年 6 月 30 日以前设立并维持一个专门的独立董事组成的 审计委员会 。由此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发展成为英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 《公司法 》确定了 由股东大会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 层构成的 公司治理结构。看似双层制,实与双层制不同。原因在于,监事会与董事会均为平行的 机构 ,同时对股东大会负责;监事会既不握有重大决策权,也无董事任免权。由于在制定《公司法 》时,立法者没有把独立董事制度考虑进去,也就不会为独立董事预留法定监督权限。由于先天体制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 的法人 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股独大 ”对股东大会的操纵 ;“内部人控制 ”下董事会成为大股东的代言人以及监事会形同虚设 等三个方面 。大股东不仅控制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而且也控制了监事会。 因此,负有监督职能的 监事会 逐渐丧失了设置之初的职责。资本市场于是把目光转向了英美独立董事制度,希望能够通过引进这一制度解决上市公司治理中出现的问题。 于是, 2001 年,中国 证监会 于颁布了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 独立董事 制度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 》)。该制度中规定: “境内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会计专业人士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士) 。在二 00 二年六月三十日前 ,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 2 名独立董事;在二 00 三年六月三十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