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10/2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今天在基层内镜学****群里跟大家交流一下内镜黏膜染色剂的使用方法,请大家共同探讨指正。对黏膜染色剂的基本要求:1、本身具有颜色2、与被染组织间具有亲和力3、被染色的染色体或者包浆有被染色的特性目前的黏膜染色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靛胭脂靓胭脂是对比性的表面黏膜染色剂,而非细胞内染色剂,在胃和肠均可使用。原理:利用重力沉积于上皮表面的低凹处,勾勒出胃小沟、肠黏膜的无名沟以及pit形态,推断病变的范围及大体性质,-%,须使用喷洒管,通常在2-3分钟后观察效果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喷洒时并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而是从低浓度开始喷洒(绝大多数病变低浓度会显示的更清楚)如果需要可进行再次喷洒。但反过来一开始高浓度喷洒,如果再想低浓度就比较难处理。AIM三明治法1:%靛胭脂10ml+%10ml+清水30ml,用于判断病变黏膜的侧向进展范围。2、美兰又称亚甲蓝,%%,作为一种吸收性的染料,它是吸收到细胞内部对细胞核进行。被染的对象一般是肠道的上皮细胞、食管和胃中肠化的上皮细胞,它只染色肠化的细胞。染色的原理:亚甲兰吸收进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核着色,染色阳性的意义:正常的肠道上皮、食管和胃的肠化上皮以及部分早期胃癌上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内异位的胃化生细胞并不染色。同时因美兰可以和细胞内的DNA结合,在白光下可诱导氧化损伤甚至突变。3、-%须使用喷洒管均匀地进行全食道染色,建议从肛侧到口侧,边喷洒边吸引,床头抬高避免呛咳窒息。如果浓度大颜色过黑,浓度小染不上色。二个人配合喷洒会更均匀更细腻,尤其是食管入口部分的染色。推荐对于可疑的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采用碘染色借助“粉色征或银色征”行进一步诊断和靶向活检。20世纪70年代即有应用碘染色来诊断食管疾病的报道。碘染色的原理是正常成熟非角化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当食管炎症或癌变时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因此碘染后相应部位呈淡染或不染区。碘染色模式分为4级:Ⅰ级为浓染区,比正常食管黏膜染色深,多见于糖原棘皮症;Ⅱ级为正常表现,呈棕褐色;Ⅲ级为淡染区,多见于LGIN或急慢性炎症;Ⅳ级为不染区,多见于浸润癌、原位癌和HGIN。内镜下对食管进行碘染色可以清晰显示病变存在的部位和范围,使活检取材部位更加明确,从而提高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然而在食管黏膜炎症、LGIN、HGIN以及癌变部位都可以出现碘溶液不染区,此时可借助于“粉色征”进行区分,即在喷洒碘溶液后病变部位呈不染或者淡黄色,2~3min后,HGIN和癌变部位可变为粉红色。“粉色征”在NBI下观察可以被强化,呈闪亮的银色,称为“银色征”。利用粉色征或银色征来判断HGIN和癌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88%和95%。%~%,喷洒碘溶液前宜应用链霉蛋白酶冲洗食管,去掉表面的黏液,自贲门向口侧喷洒至食管上段,抬高床头,%硫代硫酸钠溶液喷洒脱碘或西甲硅油溶液冲洗食管,以将黏液和多余的碘洗去便于观察,观察完毕后注意将胃腔内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