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醴陵瓷谷专项旅游策划方案——瓷谷陶瓷文化风情2日游一、背景分析1、国内外陶瓷文化旅游宏观大势目前,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在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几个主要陶瓷产区广东佛山、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地,陶瓷历史源远流长,同时陶瓷遗址较多,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其中江西景德镇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将传统艺术转换为旅游资源,并有效将之转化为经济效益,目前景德镇已全面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陶瓷文化旅游线。广东佛山,以其500年窑火不熄的南风古灶为中心,打造了一个陶瓷文化旅游中心,占地1000多亩,总投资约17亿元。上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德化开发了当地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包括德化陶瓷博物馆。民俗文化表演中心等。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同时,以法国迪涅莱班、法国普罗旺斯、德国麦森为代表的陶瓷文化小镇旅游越来越成为国外旅游的热门。2、醴陵市陶瓷文化旅游现状分析目前,醴陵陶瓷旅游市场尚未深度开发,目前仅有新世纪展览馆一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而且,旅游模式单一,地接较少,旅游配套服务欠缺。因此,以醴陵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专线亟待开发。二、醴陵瓷谷陶瓷文化旅游SWOT分析1、优势(S)(1)历史文化优势醴陵,古称“吴楚咽喉”,今为“湘东门户”。自东汉初置县以来,醴陵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生产生生不息,至清末民初,更创烧釉下五彩瓷,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2010年,醴陵被评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是瓷器文化发祥地之一,醴陵也是一个南北文化的冲撞的结合体,形成了醴陵地区多元文化的大融合2010年,醴陵被评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产业优势陶瓷产业为醴陵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09年,醴陵陶瓷产值达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当年,陶瓷产业园入园企业达46家,投产40家,产值突破25亿元。醴陵市政府方面已将陶瓷产业园定位为解放思想的“示范区”、“两型”发展的“桥头堡”、产业集群的“火车头”、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据地”和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作为最大的支柱产业园区的核心项目,项目必将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配合。(3)地理优势目前,醴陵跨区域交通已有较好的基础。航空方面,距黄花机场仅半个小时,公路方面,已有莲易高速、沪昆高速、岳汝高速开通。铁路方面,浙赣铁路在醴陵设站已久,在醴陵设站的沪昆高铁也已开通。2、劣势(W)1、现状交通道路交通有较大改善,但是项目所处位置道路交通尚不完善,尚未形成系统,与主干道以及城市快速路、高速路的沟通还不顺畅。公共交通很少,主要靠驾车等其它方式往来。2、周边配套目前,项目周边配套明显不足,包括餐饮、娱乐、休闲、住宿、教育、金融等都比较稀少,基本上都要到市中心解决。2、地接旅游景点地接均较为单一独立,没有完整的旅游线路及体系。4、开发经验对于旅游投资商而言,在醴陵当地没有开发经验,对于个体量大、业态多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是首次开发。三、机会(O)1、宏观经济“V”发展国内经济已经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未来受国际负面因素影响还有起伏,但总体增长趋势基本确立,这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