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品牌历史品牌标志发展历程主营产品跨界合作门店展示耐克文化广告战略创建时间:1972年创建地点:美国俄勒冈州创始人:,在西方人的眼光里很是吉利,而且易读易记,能叫得很响。耐克商标象征着希腊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同时也代表着动感和轻柔。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标,图案是个小钩子,造型简洁有力,急如闪电,一看就让人想到使用耐克体育用品后所产生的速度和爆发力。首次以“耐克”命名的运动鞋,鞋底有方形凸粒以增强稳定性,鞋身的两旁有刀形的弯勾,象征女神的翅膀。公司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自1947年从俄勒冈州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担任田径教练,曾经训练出世界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史蒂夫·普雷方丹。比尔·鲍尔曼幼年时家境贫寒,坎坷的经历培养了他铁一般的意志。而现任董事长菲尔·奈特作为公司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耐克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1959年,菲尔·奈特从俄勒冈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一年后,他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严格的管理教育使他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的素质。在以后的岁月里,两位校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耐克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六大洲,其员工总数达到了22000人,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托运商,零售商以及其他服务人员接近100万人。1962年,一个名为菲尔·奈特的商学院研究生,在无意中听到《俄勒冈期刊》的人员,正在辩论日本的尼康相机有一天会不会取代昂贵的德国莱卡相机,当下灵光一闪,写了一份论文。身为俄勒冈大学中距离赛跑的选手,菲尔·奈特认为,如果擅长低价生产的日本制造商,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跑步鞋,利用此一价格优势,就可以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进而与欧洲的制鞋商,如阿迪达斯、彪马等一较高下。尽管奈特毕业之后就到了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工作,但是在1963年夏天,他还是去了一趟日本,与生产虎牌运动鞋的鬼冢公司的经理见面。1966年,原本就一直在尝试用各种不同方法制作更轻便鞋子的鲍尔曼,寄给鬼冢公司一双自己设计的鞋子,里面的鞋帮是一个软尼龙的,而非传统的皮革。虽然一开始遭到阿迪达斯业务代表的奚落与嘲笑,却在田径比赛中风行一时,成为虎牌旗下最畅销的鞋款。到了1969年,蓝带已经卖出了超过100万美元的鞋子。但是,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日本鬼冢公司,他们也开始担心双方的关系恐怕生变。后来,这种担心果然成真,日本方面开始寻找更大的批发商,并威胁要中止合作关系。奈特被迫选择,要不卖掉他的股份并面对法律问题,要不另觅他法来生产鞋子。因此,带着他的几个员工开始开发设计出一条不同的生产线——奈特认为单打独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要接受更大的挑战。因为违约,切断了与鬼冢公司的合作关系之后,他找到一家位于爱塞特的工厂,并与日本的一家贸易公司口商岩井合作,该公司向他们提供信用融资,开始以一个新的名称与商标销售鞋子。1971年,奈特开始考虑给他刚刚起步的公司更换名称和标识。公司一名雇员提出了一个他在梦中梦到的名字———NIKE(古希腊神话中长翅膀的胜利女神的名字)。然后,奈特的一个朋友,一个女学生凯洛琳·戴维森,只收取35美元的费用,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胖胖的勾勾符号,成为耐克的新标志。这个标志一开始不太讨人喜欢,因为它不像阿迪达斯鞋子上的条纹,具有支撑脚底足弓的修饰作用,也不像彪马的标志可以修饰支撑足部的圆形部位,只有纯粹的装饰功能。但是,这个“Swoosh”(指“嗖的飞过去”),也就是耐克的绰号,却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标志,而且对于耐克公司的成功,居功至伟。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简单的标识今天已遍布全球各地。35美元买来耐克标识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