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数学考后反思之我见.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学考后反思之我见.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学考后反思之我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数学考后反思之我见在近年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中,为了强化复****备考的效果,检查学生在复****阶段的知识漏洞,我认为采取“以考代练”的复****策略是必要的,但是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以为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总结、分析得失,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根据多年经验,这些错误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类——遗憾之错。就是本来会做,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如题目要求是关于一次函数的问题,学生在做题时,也只考虑了一次函数,而忽略了正比例函数这种特例。“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大多数学生经常出现这种错误,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基本运算能力不过关,也暴露出了在运算过程中的粗心、马虎,其实,只要细心是可以避免运算出错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作对了,往试卷上抄时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学生在答案的回答上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表述不严密或不规范造成的错误,如:⑴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求第三边的长度。多数学生在回答时利用勾股数直接回答第三边的长度为5,没有考虑4也可作为斜边,而这时第三边的长度应为7,从而造成答案不完整。⑵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和9,-2-求其周长。许多学生把答案写成17或22,而没的考虑腰长为4时的三角形不存在,因此,周长只能是22一种情况,以上两例是对问题考虑不周造成的。出现这类问题都是学生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第二类——对题目似懂非懂导致错误。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现在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比较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生的学****过程大量增加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情景,这是需要用大量的文字语言、图表等进行表述的,这恰好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许多学生一看题目长,就感到自己肯定不会做,从而直接选择放弃,造成丢分。考后再仔细审题,发现自己是可以完成的,丧失了得分的机会。第三类——对题目不会作。因而对一般带有综合性的题(即所谓的难题)无从下手,要么乱猜答案,要么乱画一气,或者直接放弃。这类问题一般都出现在试卷的最后一题,亦即通常所谓的压轴题。其实这些问题,学生只要认真读题,把题意弄懂,是完全有能力解决的。压轴题一般都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在问题的设置上一般都有内在必然的联系,问题也是由浅入深分布的,只要认真思考,解决一两问是没有问题的,不至于全题失分。对上述存在的三类问题可按如下步骤逐步解决。-3-第一阶段:消除遗憾,要消除遗憾必须弄清遗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审题之错”,是否存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对于一时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多读几次,直到弄清题意为止,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解题策略,这样可以提高答题速度。“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稿纸用得太乱,计算器用得不熟等。建议将草稿纸对折分块,每一块上演算一道题,有序排列便于回头查找。练****计算器使用技巧以提高使用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