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景观的异质性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研究的重要性。景观空间格局(landscapepattern):特定尺度上,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景观格局分析的目的是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要更加深入地理解景观格局,最好的方式是把它与一些运动过程和变化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现在见到的景观格局是过去景观生态流形成的,同时景观格局也影响各种景观生态流,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通过格局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比较不同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效应,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第一节景观空间格局一、景观空间格局类型景观空间格局既可以是某一景观要素类型(或基质)的空间结构特征,也可以是景观内各种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景观中若干要素间的组合方式尽管都是随机的,但经常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对景观空间格局的认识没有一定的标准,不同目的、不同角度可以将景观格局分成不同的类型。刘茂松将其分为:均匀、聚集和随机三种格局类型。Forman和Godron将其分为:均匀、聚集、线状、平行和特定组合五种格局类型。()是哈佛大学景观生态学教授,他主要的学术研究是将空间格局和科学联系起来,以使自然和土地上的人和谐相处。他常常被称为景观生态学和道路生态学之父,帮助促进了城市区域生态和规划学的出现。其他研究领域包括变化的土地镶嵌类型、土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城市建成空间和绿地类型以及斑块—廊道—基质模型。1、均匀格局景观景观要素间的距离相对一致或表现出一定渐变规律的景观类型。具体结构类型有:1)点阵格局:由分布距离一致的点状(或小斑块)景观要素构成的景观格局,如城市街心花坛2)渐变格局:由分布距离有一定渐变规律的点状景观要素(或小斑块)构成的景观格局,如从农村到城郊、山区到平原的村落分布。3)带状格局:有平行带状分布的景观要素构成的景观格局,如城市中的平行主干道及其绿带等4)交替格局: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带状格局,如农田和森林的带状格局5)棋盘格局:有块状景观要素相间分布构成的景观格局,如如平原湖区稻田景观中的鱼塘等6)网状格局:有线状景观要素相互交织围合而成的景观格局,如如防护林网7)环状格局:有线状景观要素圈层叠积而形成的景观格局,如城市环道及其绿带8)楔状格局:楔状景观要素相对均匀地由周围同向延伸而形成的景观格局,如郊区楔状绿地向城市延伸形成的市域绿地景观格局。2、聚集格局景观是指景观要素向某一点或线聚集的景观类型,也包括景观要素由某一点或线向外扩张形成的景观。具体的结构类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