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的X线诊断李强虎罗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曲靖655800摘要:目的探讨有关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像诊断原则、方法、分级、影像表现。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来临床表现为食后呕吐的18例婴幼儿的上消化道造影资料,在复习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结果有8例具备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标准,3例为食管裂孔疝,1例为幽门狭窄,6例为正常表现,胃食管反流属新牛儿哺乳方法不正确所致。结论婴幼儿胃胃食管反流病首见临床表现多为食后呕吐,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较准确、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关键词: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X线诊断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多数是牛理性、自限性的,是否确为胃食管反流病,需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一些特殊检查才能确定。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木文选取2009年8月一2010年6月间,临床有明显食后呕吐的患儿到我科行上消化道顿剂造影检查的病例共18例,年龄从21D-4A,其中3M以下3例,3M—5M以下8例,大于5M—1A4例,3A1例,3A3M1例,4A1例。临床表现:18例均有食后呕吐,12例发育差,5例表情呆滞。12方法木组病例均使用飞利浦EssentaRC650ma多功能数字胃肠机行常规消化道造影检查,哺乳期幼儿检查前1小时内禁食(哺乳),断乳后幼儿检查前2小时禁食;常规服锁后多体位动态观察,适时摄片;发现有胃食管反流时,注意观察顿剂反流时食管蠕动扩张变化情况,注意反流频率及反流程度,卧位片测His角大小及胃食管前庭的宽度。2结果6例食管各段表现正常,动态观察见胃内锁剂少量反流入食管下段,频率低于3次/5分钟;1例幽门狭窄,可见胃腔扩张,胃食管反流频繁;3例食管裂孔疝,明显见到膈上疝囊;8例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8例有胃食管反流的病例中,His角均大于50度,其中最小角为62度1例,65度1例,67度1例,70度1例,77度1例,85度1例,95度1例,106度1例;频繁反流3次/分钟5例,1次/分钟3例;8例均见顿剂反流达口腔内;8例反流吋食管颈胸段明显扩张松弛,其中伴胃食管前庭扩张5例。:婴幼儿贲门管较成人短,且较完整的紧张收缩功能一般须到出生后约2月左右才能形成,出生后3个月后仍然出现多于3次/5分钟胃食管反流,才能考虑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婴幼儿贲门管神经发育速度不一,特别是早产儿或各种原因所致胎儿发育迟缓的婴幼儿,出生后容易发生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婴幼儿(特别是3M以前)贲门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时,由于母亲哺乳方法错误和哺乳体位不正确,也很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造影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询问哺乳的方法和体位,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指导婴幼儿母亲改变错误哺乳习惯。:贲门角(his角)既贲门上方食管左侧壁与胃底内侧壁之间的夹角,正30-50度。夹角内仅有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成为斜置于贲门口上方的单向瓣膜,可阻止胃内容物反流。:阻止胃反流的因素主要有a贲门角的单向瓣作用。b食管裂孔的钳闭作用。c膈食管膜限制食管上下移动作用。d胃食管前庭静止高压带及皱缩成花瓣样的特殊皱襲的阻止反流作用。其中静止高压带及皱缩成花瓣样的特殊皱機的阻止反流作用最重要。: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