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对《我的前半生》部分史实的订正.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我的前半生》部分史实的订正.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6/1/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我的前半生》部分史实的订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我的前半生》部分史实的订正——节选自《故宫退食录》朱家溍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自出版以来,一直是畅销书。这本书的内容,确有很多是有史料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但其中从宣统元年到民国13年溥仪出宫这一时期的章节,涉及清代历史的部分,有个别的地方,或属于作者听来的讹传,或属于作者对于历史遗留的事物有误解,也有的是注释中有错误,因而使所述失实。可能有些读者认为:这本书是回忆录,作者本人又曾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他叙述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家里的历史还能有错吗?是的,回忆录性质的书也不排除有错误出现。如古人的自述、家传一类的书中,有时也会出现与当时史实不符的地方。例如,清朝人陈其元写的《庸闲斋笔记》,也曾经是一部很流行的书,其中叙述他家的历史,有些部分是当时的讹传,但他也当真事写入了笔记。由于陈家的事涉及清代历史,所以孟心史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海宁陈家》的文章,举出证据来说明事实真相,以订正《庸闲斋笔记》的错误,这是很有必要的。关于《我的前半生》书中涉及清代历史部分,根据我个人所见,认为有下列各条是需要订正的。一、《我的前半生》第2页第14行(根据群众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精装本页数,以下不再列书名,只写×页×行):“醇贤亲王奕譞在他哥哥咸丰帝在位的十一年间,除了他十岁时因咸丰登极而按例封为醇郡王之外,没有得到过什么‘恩典’……”按:清代皇子封爵的事例,初封可以在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等爵位中由皇帝决定选择任何一个,而不是“按例封为郡王”。例如,奕譞的六哥,皇六子奕欣第一次受封就是亲王,并未经过郡王的阶段。皇长子奕纬封的是贝勒。再往上数一数,还有很多皇子封为贝子。康熙位下皇二十三子允祁,封的是镇国公,比贝子还低一级。皇子封郡王的当然也不少,但不是“按例封为郡王”。二、第4页第9行:“西太后原是一个宫女,由于怀孕,升为贵妃……”按:清代制度,秀女有两个来源:一是从上三旗包衣的女子中选,目的是作为宫女使用,当然进内以后也有可能成为答应、常在、贵人、嫔、妃。另一来源是从八旗官员的女子中选,目的就是预备作为贵人、嫔、妃。西太后的父亲是个道员,她属于后一个范围,所以说她没当过宫女,并且也不是怀了孕就升为贵妃的。她是咸丰元年被选中,封为贵人。据故宫博物院所藏档案,咸丰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的一个奏折:“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由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云嫔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钦此。”这里提到的兰贵人,就是后来的西太后,说明她进宫时已封为贵人,没有当过宫女。又据“宗人府全宗”咸丰年修订的满文玉牒,其中一节译成汉文如下:“当今皇帝咸丰万万年”,其条下:“兰贵人叶赫那拉氏,道员惠徵之女,咸丰四年甲辰二月封懿嫔,六年丙辰三月封懿妃,七年丁巳正月封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于咸丰六年三月生下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这时候她的名号是嫔,生子后晋封为妃,到七年才晋封为贵妃。从上述档案材料,可证明“西太后原是一个宫女,由于怀孕,升为贵妃”的说法是错误的。三、第8页第3行:“后来恭亲王失宠,革掉了议政王大臣……”按:清代“议政王大臣”这个名词,在谕旨或其他文件中出现,是指“议政王”和“议政大臣”两种人物而言。恭亲王奕欣在同治年曾经有“议政王”的衔,对于奕欣只能说革掉了“议政王”,不能说革掉了“议政王大臣”。四、第10页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