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临床医学论文-小肠外瘘30例临床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医学论文-小肠外瘘30例临床分析.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11/1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医学论文-小肠外瘘30例临床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医学论文•小肠外痿30例临床分析作者:朱秀刚,胡英,高艳芳,李长阳【摘要】目的分析小肠外痿发生的原因,探讨小肠外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经验,预防其发生。方法分析1989年1H-2009年10月共30例小肠外痿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所有患者均采取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双管引流、冲洗及负压吸引、抗感染、维持能量、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部分病例后期行手术治疗。结果30例中有24例为手术后并发症,6例为外伤所致。确诊时间为术后4〜12天,22例经非手术治疗痿口自然关闭,8例行手术治疗均获得治愈。结论手术是导致小肠外痿的主要原因,经过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部分效果不佳者可以行后期手术治疗,配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防治手术并发症很有必要。【关键词】小肠外痿;手术;并发症小肠外痿的诊断及治疗较困难,多数为手术并发症,过去小肠外痿患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多死于感染、败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多器官功能衰竭、低蛋口质血症。近20年以來,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加强监护、纠止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大量广谱抗生索控制感染,以及适当的手术治疗,小肠外痿患者的死亡率降到0。木文回顾分析我院1989年1月・2009年10月诊治的30例小肠外痿患者,现报告如卜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小肠外痿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0岁,平均28・3岁。手术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本组冇24例(80%)o其屮胃肠或肠肠吻合口痿15例,十二指肠痿2例,手术损伤所致小肠外痿6例,手术后引流管原因所致小肠外痿1例,腹部外伤后肠穿孔小肠外痿6例。本组患者经口服染料、76%泛影葡***痿口造影或胃肠顿餐确诊。痿口位于胃肠吻合处5例,位于十二指肠残端处2例,位于空肠段2例,位于回肠段6例;痿外口在手术切口处23例,在腹腔引流口处7例,形成腹腔积液者20例。高流量痿(痿液〉500ml/d)[l]9例,低流量痿(痿液<500ml/d)15例。本组患者均按照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即双管多孔持续负压引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全部患者应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治疗,部分病例应用质了泵抑制剂(奥美拉哩)治疗。全部患者接受全胃肠外营养治疗5〜40天,22例经非手术治疗获得自愈,8例经手术治疗,其手术在发生小肠外痿50天以后,手术方式为:痿口处肠壁及痿道瘢痕楔形切除再缝合封闭,或肠壁缺损修补加肠系膜覆盖,有2例行痿口部肠段切除再吻合术[2],木组患者全部存活。2讨论小肠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器官,它细而且长,肠壁较薄,食物在其内通过时间长,其内有大量的食糜、消化液、消化酶、水、电解质等营养物质,一旦小肠外痿可导致消化液丢失、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皮肤糜烂等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的病理生理紊乱。,国外学者报告约占90%,国内学者报告在95%以上[3],本组为80%。本组胃肠吻合口痿5例,肠肠吻合口痿8例,小肠修补术后痿2例。Ft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