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11/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执教:潼川四小陈彦教学内容:《望天门山》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二单元第6课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PPT课件,范读MP3,朗读伴奏音乐,简笔画。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教学思路:本班学生中等生偏多,学****不够积极主动,平时课堂表现力不够,本次上课我准备采用小组评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力,争取做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组织形式:小组合作互助教法、学法指导: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设计理念:古诗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旅行。通过对文字、音乐、绘画的赏析,达到诗书琴画等传统艺术手法的相交相融,不断锤炼学生的艺术通感,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在情境中反复诵读,从而感受古诗的神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想画一幅画,掌声鼓励一下。(师画简笔画,高高的山,叙述一个故事,天门山的来历)有一位诗人在这里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课题和作者,)齐读课题新课教学(一)了解作者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关于李白,你们了解多少呢?(抽生回答)师:真不简单,同学们竟然对李白了解得这么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请同学们看屏幕吧!(课件显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热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因此被称为"诗仙"。(二)多种形式诵读古诗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初步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范读(课件)和老师赛读(出示课件,节奏划分)男女生赛读,相互评价(三)自主学****合作探究1、多媒体显示学****要求(让一名学生朗读学****要求): (1)自学感悟: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2)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互相质疑,解疑。(提示:想想每句诗里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师:根据要求开始学****吧!2、学生进行自主学****小组里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四)交流分析,理解悟情1、课件出示一句。(1)师问:谁读懂了第一句,写了什么山,哪里的水?(板书天门山、楚江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抓关键词:“中断、至此回”理解诗句意思,结合动作说一说,(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3)从画面我们感受到了天门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