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杨家寺小学期末考试教师安排表.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家寺小学期末考试教师安排表.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11/1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家寺小学期末考试教师安排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杨家寺小学期末考试教师安排表杨家寺小学期末考试安排表6月27日:考场三(1)场三(2)场四(1)场四(2)场四(3)场五(1)场五(2)场五(3)场所占班级三(1)班三(2)班一(1)班一(2)班二(1)班五(1)班四(1)班二(2)班值班教师封福治王艳娥庞爱英张红梅何爱华李汝芬孙冬梅张存菊6月28日考场一(1)场一(2)场一(3)场二(1)场二(2)场二(3)场六(1)场六(2)场所占班级一(1)班一(2)班三(1)班二(1)班二(2)班三(2)班四(1)班五(1)班值班教师谢丽敏刘元霞王爱荣吕莲花卢红华张宗芬周娟张金红值班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安全、纪律,准时参加考试。负责最后一场考完后,考场卫生打扫干净。负责每场考试,发试卷铃声响后,及时向监考老师索要本场多余试卷,并交学校校长室。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本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学部《关于执行学年工作计划的方案》、教学计划,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驾驭教育教学能力,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奋力打造语文优质课堂,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及学校特色建设的机遇,把弘扬“中华经典诵读”的特色建设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一条“科学、有效、低负、高质” 的语文教学新路,继续围绕“构建学生主动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这个课堂改革的总课题深入研究。积极开展专题研究,重点拓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内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端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活动促发展,使教研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二、教研组成员概况   本教研组共有8位老师,大家在工作中要相互配合,彼此的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三、工作目标   1、教学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60%,100%学生乐学有长,参加校内外竞赛有突破;各班语文成绩有提高。   2、课堂教学:10%在区内有较强的影响力,20%高效课,60%实效课,100%有效课,杜绝无效,负效课;100%学生学习状态良好。   3、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岗位达标率100%,优良率60—80%的目标,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4、常规教学:加强和完善教学常规检查,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常规工作,切实提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考核五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认真学习并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行“学生主动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教研组为主体开展教研教改的系列活动(包括课堂、作业、检测、落实双基、校本课程等改革)。   6、学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师生同读书活动,组织演讲、朗诵、作文、古诗文背诵,规范字晋级、手抄报等各项校级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积累成果。围绕学校“古诗文诵读”这一特色,开展古诗文背诵大比拼活动。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继续组织全组老师学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树立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重点是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继续抓好教材培训工作。在积极参加区市各种教材培训活动基础上,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再学习,进行内化、反思。     3、继续执行一人一堂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制度,认真组织听课、评课,做好课堂即时指导。积极参加经开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以赛促教,促进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发展。   4、加强教研论文撰写工作。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各年级根据年段实际特点进行专题研究,写好有质量的经验论文,多写实践中有自己思考、做法的文章,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同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5、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质量监控。   6、有效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的优势,人人参与。鼓励学生和老师将自己的习作、作品发表在网上。   7、开展师生同读书、读名著活动,组织演讲、朗诵、作文、古诗文背诵,规范字晋级、手抄报等各项校级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网上作文竞赛。   8、围绕学校“古诗文诵读”这一特色,开展古诗文背诵大比拼活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