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2
文档名称:

宪法宪法总论优质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4,044KB   页数:19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宪法宪法总论优质课件.ppt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11/2 文件大小:3.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宪法宪法总论优质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一、宪法的概念二、宪法的特征三、宪法的本质一、宪法的概念(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宪法含义:宪法一词古已有之,但其含义与近代宪法产生后的指称对象差别较大。宪法一词来自拉丁文constitutio,其原意为规定、组织、构造等。第一章宪法总论2019/11/22西方: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各国宪法》,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权限的法律。区别于普通法律。2、古罗马:指皇帝的诏书、敕令等,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法律。如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一书,多处使用“宪令”一词。3、中世纪欧洲:指规定教会和封建主特权,以及他们与国家间关系的法律。如1164年的英国《克拉伦敦宪法》和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直至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宪法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才最后完全、普遍地确立。中国:1.“赏善罚奸,国之宪法”同一般的法律2.“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之不服令,罪死不赦”指优于一般法律的基本法3.“宪,刑禁”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由此可见,在中国古籍中反复使用的宪法一词并不具有现代意义。现代意义的宪法出现于1840年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了“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为敷衍民意,于1908年推出了《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作为专门的法律术语,取得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内涵。从词源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宪法”的不同含义1、原始意义的宪法:国家组织法。宪法规定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词源上含义)2、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通过制定法律以限制国家权力而保障人权。又称实质意义上的宪法。3、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所有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4、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指不仅制定了成文宪法典,而且该成文宪法典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二、宪法的法律地位以下三个方面可得到体现:(一)、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二)、程序上:宪法的制定、修改与解释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复杂。(三)、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对法、对人);三、(1)神的意志论神的意志论把宪法的本质直接或间接地归结为神或上帝的意志,认为宪法是神或上帝意志的反映或体现。这主要是早期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源于古代神学法律思想。其主要观点是:政府是上帝创造的,一切国王和君主的权利都来自上帝,与人民无关,国家、政治社会和人民都不是主权者,只有上帝、基督代理人和神学家才是主权者如伊斯兰国家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