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李王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王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王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濉溪县四铺乡李王村新新农农村村建建设设规规划划方方案案编制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编制时间:二○○六年六月十一日-2-编制人:李晓明(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黄邦汉(安徽省农业大学社会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党修伍(安徽省农业大学研究生)阮文彪(安徽农业大学管理学科学院教授)叶良均(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本规划方案为濉溪县四铺李王村设计。由安徽农业大学人员依据国家、安徽省、淮北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规划单位实施调研后形成。资料来源于规划单位提供的信息及有关资料。本规划属于濉溪县四铺李王村所有,版权属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在任何情况下,未经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或复制本方案全部或其中任何部分。-3-濉溪县四铺乡李王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草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县、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以村庄整体建设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细致的规划作为完成建设任务的切入点,结合本村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村支部大会研究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特制定本规划方案。第一章总纲1·1概况李王村属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典型的粮食生产基地。李王村现有人口2338人,农户584户,现有耕地面积5380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642元,是一个发展比较滞后的村。全村劳动力总数1081人,05年末累计转移劳动力510人,占全村总劳动力数的47%,劳务经济收入为350万元。住宅砖瓦率41%,电话入户率10%,无集体饮用自来水,没有有线电视和宽带网。村组路11条,,,总体路况质量差。现有小学校1所,学生408名,教师17名,小学教室全部为危房。没有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室、卫生所等,社会公益事业基础薄弱。农田基础设施较好,2003-2005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修建73口机井,整修大沟三条,长5310米,中沟5条,全长8670米,小沟18条,全长15300米,整修矸石生产路4600米,全村农田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1·2指导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4-观,严格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建设新农村。加快培育李王村产业支柱,促进农民迅速增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加强改革和创新,提高管理和民主水平。全面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推动李王村迅速健康发展。第二章规划总则2·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3.《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4.《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5.《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6.《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5)7.《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市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等。2·2规划目标和原则1、规划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李王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李王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把李王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力争用5年的时间,村级集体年经济收入增加到10万元,村民年纯收入增加到4500元以上,把李王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5-2、规划原则(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码头河运和路带经济是李王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因此在李王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