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ppt

格式:ppt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ppt

上传人:hnet653 2016/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人民币升值专题: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人民币升值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人民币升值的来龙去脉(一)。2002年11月4日,日本财政次官黑田东彦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 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扩散至亚洲甚至全世界,中国应当承担起人民币升值的责任。两天后,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也发表公开讲话称: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缘于此。他又在2003年2月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要求通过一项与1985年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相类似的文件,迫使人民币升值。在7月6日闭幕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又旧话重提。。但不久,美国财长斯诺也公开表示,中国政府应逐步迈向市场主导的弹性汇率制度,希望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政策,表明美国已加入希望人民币升值的阵营。此后,在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美国开始担当主演的角色。6月26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讨论是否对中国的“货币操纵”政策提起“301”条款。7月22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财长斯诺计划由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就美中汇率问题听证。欧盟委员会2003年6月发布报告,欧盟15个成员国决定将于2003年10月率先将中国在“普遍优惠制”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提高到5%;2004年上半年将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此举表明,包括美国在内的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正进一步施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要求中国放弃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二)%,尤其是2001年美国高科技股崩溃以来,美国经济也进入衰退期,%,而且到2003年依然看不出强劲复苏的迹象;%;日本经济在经历了13年的萧条后,日本政府虽然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三管齐下,%;拉美有些国家受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1998-2002年仍保持了8%的经济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上自然而然出现了要求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复苏承担更大责任的呼声。(三) 2003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日本的1/4,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无疑被夸大了。从对外贸易来看,当时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5%左右,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就占55%以上,剔除这一因素,中国真正的商品出口仅占全球出口的3%而已,更何况中日和中美的贸易结构呈互补型,而非竞争型。因此,有关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结论未免言过其实。,西方各国的真实意图在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维护本衡对华贸易逆差,转移本国国内需求不足、失业加剧、通货紧缩和经济复苏乏力的压力。(1)美国:美元贬值有利于缩小美国的贸易赤字,但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所以美国无法通过美元贬值减少对华贸易赤字,对华贸易逆差还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2)欧盟和日本: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对这些货币贬值。对日本而言,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且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猛,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动机,逼迫人民币升值,可以打压中国经济,有利于日本与中国争夺在亚洲经济的领导地位和主导权。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隔岸观火,试图在人民币升值后瓜分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出口市场。(四)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压力除了政治压力外,人民币面临着来自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 ,造成外汇市场供大于求。 ,人民币事实上贬值()。 ()。 4. 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使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干预外汇市场的余地和空间日益缩小。(五)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不利于我衡。 ,加大业已存在的就业压力。 。不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 。 。日元升值的前车之鉴日元升值的前车之鉴在二战后的20多年里,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1:360的水平,到1985年2月26日,1美元兑263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