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研究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研究李国兴2012-9-2716:00:22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18期摘要: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增长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因此,除在区域协调、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内资外资的和谐发展外,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应着重从基础设施的共同规划和协调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下功夫。关键词:经济圈,经济发展,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衡情况的出现,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成为三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属于东北、华北、华东的接合部。改革开放以来,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优越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七大优势。地理优势。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内蒙古。整个范围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展活力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区位优势。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极为重要。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的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自然资源优势。环渤海地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其中,能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煤炭探明储量在中国居重要地位,已探明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达100多种。环渤海经济圈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基地,牛羊养殖居中国之首。工业和科技实力雄厚。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海陆空交通优势。环渤海地区是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中小企业优势。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定位并打造成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国际航运中心、金融试验区、国际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中心、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等七大区域功能中心。此外,国家相关部委、环渤海地区当地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与措施优惠改善投资环境。一是允许在该区进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试先行;二是在基础建设、科教文化、智力引进、环境保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