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分析.doc

上传人:w8888u 2019/11/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分析摘要介绍了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对其主要景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配置的主要优点。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诗书公园;植物景观;-5739(2008)20-0064-01 眉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和风景旅游区。眉山诗书公园位于眉州大道和三苏大道交汇处的西南,眉山市政中心正前方,,为眉山市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在功能上是集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公园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近年来,眉山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把眉山建成具有三苏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眉山诗书公园植物景观配置紧紧围绕此目标,以宏扬三苏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为设计理念,充分提炼三苏文化的内涵,力求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表现三苏文化。因此,总体来说此设计是对建设“有三苏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的一次实践。 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园林是为使用者的需求而考虑的,各种空间、色彩和尺度均要符合所有表达主题的人性化,并尽量在费用、空间和时间上考虑经济适用。(2)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既具有生态、经济的各种功能,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3)适地适树。多采用本地植物种类和品种,不仅能体现地方特色,还能防止客地树的不适应性造成的景观功能的损失。(4)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精华,也是现代园林所要提倡的。运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是体现植物景观亮点的重要手法。 2植物景观分析眉山为“千载诗书城”,世界文化名人苏轼的故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三苏精神和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眉山人。因此,在作植物配植时以纪念苏东坡、弘扬三苏文化为主题来营造各个植物景点,通过对眉山历史和三苏文化的研究,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营造了诗书公园的五大景点。 “大江东去”,以表达苏东坡豪迈的性格。在植物配植时,在中心广场的四周用彩叶灌木做波涛造型,再结合地形处理,以表现浪涛、万堆雪花的情景,使“大江东去、浪涛尽”在形式上得以体现,两者呼应,使雕塑主题在意境上得到完美体现。 ,以竹、石造景,以烘托苏东坡虚心若怀、风高亮节的高尚气节,以勉励眉山人以高洁、坚韧、不屈的品格做一个正直的、高尚的人。苏东坡一生喜竹、爱竹,时常植竹、咏竹、画竹、评竹。 ,以植物桂花、黄葛树为主。月即月亮,花林指桂花林。在苏东坡诗词中,有大量关于写月的诗句,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写月的千古佳句。传说月亮上有棵大桂树,因此有吴刚伐桂之说,而在眉山历史上有一条相当重要的商业街,就叫桂香街。因此,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一是纪念眉山悠久的历史,二是让人们在“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季节里感受东坡的苦闷和浪漫主义的情调。 ,苏轼筑室于此,自号“东坡居士”,亲自耕种土地养家自给,过着“与田野父老相从溪山间”式的田园生活。此时,苏轼虽仕途坠入低谷,才艺却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