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纳税风险评估方案及对策摘要木文旨在筛选出有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建立层层筛选模型。首先,利用Excel软件对附表所给指标进行数据预处理,挖掘有用数据。结合题Fl所给特征建立初步检测模型,给岀各个特征的量化指标并做初步筛选。然后,对主要指标进行层次分析,确定综合评价指标并做进一步筛选,确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最后,深度挖掘有用数据,扩大判别指标。建立Logistic1111归模型,给出纳税风险控制综合评价检测量,从而确定应进行纳税风险控制的企业。对于问题一,依据没有偷税漏税的正常零售业类型的企业报表中的主要指标所应有的四项特征进行建模,分别确定各项特征的检验量以及检验量应满足的量化指标。并认为在检验的四个特征中,只要有一项不满足量化指标,即认为该企业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利用此模型计算得出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对于问题二,建立基于AHP的偷税漏税行为综合评价模型,对四项特征所包含的五个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做归一化处理,统一量纲并确定权重。从而对问题一中分析得到的有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对于问题三,建立基TLogistic回归的纳税风险控制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Logistic冋归估计,确定冋归系数,得到以企业偷税漏税概率为检测值的纳税风险控制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2011年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认为应该对具屮的92家企业进行纳税风险控制。对于问题四,结合对以上问题建立模型求解得到的结果,对木文所研究的税务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层层筛选 量化指标AHPLogistic冋归模型偷税漏税一、问题重述1•问题背景税务机关通过掌握各类内、外部信息资料,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申报纳税义务状况进行纳税评估,从而强化税源管理。作为没有偷税漏税的正常零售业类型的企业,其报表主要指标应有如下特征: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应与申报表中销售额总计一致;销项税额与销售额之比在一定范围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销售额有正常的比例;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货币资金变化同步。企业通常在以上指标上做手脚,从而减小申报表屮的应纳税额,达到偷税漏税的忖的。而企业自行申报的表资料小的信息存在失实和虚假内容,导致很难发现隐藏的疑点纳税人。,完成以下任务:问题一:判断哪些企业可能在増值税征收方面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问题二:给出风险指标,借此可以用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问题三:根据上一年度的数据资料,需要对哪些企业在下一年度进行税收风险控制;问题四:根据你的模型结果,给相关税务机关建议和对策。、 纳税评估指标为题中提出的主要指标,忽略其他指标;2、 主要指标数据不全的企业是由于数据缺失而非偷税漏税,不予处理;3、 忽略由于税收政策调整、征管行为不一诩1企业对税法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等原因而导致的多缴税款行为;4、 所有企业税收分为附表所列三种,;5、 附表屮所给数据准确可靠。,建劝fl应的数学模型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偷税漏税行为以及需要对哪些企业采取纳税风险控制进行量化和评估测定。对于问题一,针对题中所给定的没有偷税漏税的正常零售业类型的企业,其报表主要指标有四项特征,分别确定各项特征的检验量以及检验量应满足的量化指标。然后结合附表屮所给数据,对每个企业分别计算各项特征的检验量,并与量化指标进行比较。在检验的四个特征中,只要有一项不满足量化指标,即认为该企业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对于问题二,是在问题一(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大部分只是不符合某一项或某儿项特征,并不能确定其一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确立那些有可能出现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是否真的存在偷税漏税情况。即综合考虑问题一中的四项特征,选取相应指标,并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问题一屮分析得到的有可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对于问题三,根据问题二中确定的存在偷税漏税行为的企业,进一步找出并控制纳税风险危害性较大的企业。在合理选収对纳税风险影响较大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冋归模型确定企业发生偷税漏税行为的概率,。对于问题四,结合以上问题分析得出的结论,并综合考虑偷税漏税现彖危害性、发生原因,对对所研究的偷税漏税行为以及纳税风险控制等方面向有关税务机关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