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结核杆菌研究进展(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结核杆菌研究进展(综述).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1/4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结核杆菌研究进展(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结核杆菌研究进展(综述)结核杆菌DNA疫苗研究进展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anization,WHO)统计,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200-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人数是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0世纪末,结核病仍然是全球感染和传染病的第一“杀手”。当前唯一可用的疫苗■卡介苗(BacilleCalmetteGuerin,BCG)的免疫效果下降,对其保护效果也存在争议,经试验证明其总有效率仅为50%。而且对成年人的免疫效果也不明确,因此现在急需研制出新型疫苗。冃前新型结核疫苗研制方向主要有:减毒结核疫苗,高表达重组疫苗,蛋白质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乂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等四种。本文就结核DNA疫苗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DNA疫苗的作用机理DNA疫苗的作用机理是能让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内表达,表达出来的蛋白质和MHC・I类分子结合后被呈递到细胞的表面,再被CD8+T淋巴细胞的受体识别而诱发CTL的细胞毒反应,这对细胞内寄生的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但目前对DNA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详细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以下几种机制可对此进行解释:①DNA疫苗直接致敏体细胞;②基因疫苗转染APC(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核酸疫苗在APC内表达的蛋白质抗原作为“内源性抗原”,结合MHC・I类分子后被T细胞受体识别,这是诱导细胞壽T细胞的最有效的途径;③交叉致敏;④细菌质粒具有免疫佐剂功能[1]。当人或小鼠感染结核菌后,巨噬细胞(M①)吞噬结核菌但却不能将其杀灭。因此结核菌在M①屮生存繁殖,外来药物与抗体也无法直接消除结核菌。只有人M①被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细胞溶解后,其中寄生的毒性结核菌才能被杀死。因此可以设想,杀菌性T细胞的功能低下导致了小鼠感染结核菌后免疫抵抗力的下降,造成慢性感染,在人体也可发生类似情况。在主动免疫的机制中,可溶性蛋白抗原主要刺激CD4+T细胞反应,而DNA疫苗则可引起强烈的CD8+T细胞反应,诱导产生大量的抗原特异性CD8+/CD4-/CD44highT细胞,分泌IFN・Y[2],引起有效的细胞免疫。2编码抗原基因重组的DNA疫苗1996年8月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同时刊登了Huygen和Tascon两位博士各自分别完成的结核病DNA疫苗的论文,1998年英国剑桥Sanger中心完成结核杆菌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为结核DNA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保证,使其研制进入飞跃发展阶段。实验证明结核杆菌在体外培养早期分泌的蛋白质是主要的抗结核保护性抗原,因此主要的结核DNA疫苗都是将编码这些抗原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中构建而成的。目前结核DNA疫苗的研制主要有:以Antigen85和hsp65,以及结核杆菌培养过滤液中的分泌蛋白ESAT-6和MPT・64编码基因重组的DNA疫苗⑶。(plex),由Ag85A,Ag85B,Ag85C组成的30〜32kD蛋白家族,分别由三种不同但高度同源的基因编码。在感染结核或麻风菌与卡介苗免疫的小鼠及人体上,Ag85复合体不仅可以刺激产生体液免疫,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