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奇妙的对联编辑整理:曹亿平【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趣闻。4、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故事一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鷄。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鷄。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黄氏长得丑。  瑜曰: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亮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导。 劝曰: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三人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故事二郭沫若少年进的私塾设在一座古庙里。一次,他和同学偷吃了和尚种的桃子。和尚责怪老师管教不严。老师很恼怒,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挖苦偷桃的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声称对出下联者免罚。郭沫若一听便说:“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二、对联常识1、对联的起源: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2、对联的概念:对联,又叫对子、楹联、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3、对联的种类:常见的有春联、寿联、喜联、挽联、行业联、格言联、名胜古迹联、诗词书画联等。4、对联的张贴:右为上联,左为下联。字数相等,仄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名动 名 名动名  名动 名 名动名主谓 宾 主谓宾  主谓 宾 主谓宾5、对联的基本要求: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②词性相当,结构相称。③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口诀:名对名来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6、对联的形式:严对:杜甫《绝句》宽对: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正对: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反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回文联:僧游云隐寺  客上天然居  人过大佛寺  上海自来水  中国回音壁秀山青雨青山秀;香柏有风有柏香。反复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叠字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