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杭州临平科技馆绿色建筑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杭州临平科技馆绿色建筑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1/6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杭州临平科技馆绿色建筑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杭州临平科技馆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一、概述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项目占地1348m2,总建筑面积4679m2,,集研发、展示、技术交流于一体。科技馆运用先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采用了大量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技术,整合建筑功能、形态与各项适宜技术,通过绿色智能技术平台,系统化地集成应用了“被动式自然通风系统”、“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宣传展示。项目于2008年9月开始土建施工,并于2009年12月投入使用。二、绿色成套技术设计与实施综述1综合节能技术本项目的围护结构采用较高节能标准设计,包括了形体自遮阳和高性能幕墙围护结构系统;同时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BIPV)和垂直风力发电系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智能控制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经软件模拟计算,%,全年能耗不到一般同类建筑的1/4。、屋面采用钛锌板,东西立面采用陶土板,两种材料均具有可回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建筑门窗采用了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ow-E中空玻璃,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m2。,,,。合理的窗墙比既满足建筑物内的采光要求,防止眩光对室内人员产生不利影响,又不会形成较大的空调负荷。,该项目引入了被动式通风系统。该系统是由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专家团队设计。中庭总共设立了18处拔风井来组织自然通风,室外自然风进入地下室后,充分利用地下室这个天然的大冷库,对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冷却,然后沿着布置在南北向的14处主风道以及东西向的4处主风道风口进入各个送风风道,在热压和风压驱动下,沿着风道经由布置在各个通风房间的送风口依次进入房间,带走室内热量的风进入中庭,再通过屋顶烟囱的拔风作用排向室外,可有效减少室内的空调负荷。在室外温度或湿度较高时,被动式通风系统关闭,减少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1)建筑物自遮阳系统。建筑物整体向南倾斜15°,具有很好的自遮阳效果。夏季太阳高度角较高,南向围护结构可阻挡过多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热量则可以进入室内,北向可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线。这种设计降低了夏季太阳辐射的不利影响,改善了室内环境。(2)智能化外遮阳、通风百叶系统。南北立面窗采用智能化机翼型外遮阳百叶,实现了遮阳不遮景,保持室内视觉通透感,并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夏季控制光线照度及减少室内得热,冬季遮阳百叶的自动调整可以保证太阳辐射热能的获取。通风百叶利用烟囱原理,在被动式通风模式时自动打开,排走室内多余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及发挥换气功能;在空调季节和有大风、大雨时自动关闭;在发生火灾时,自动打开排走浓烟。,可以满问题,热泵机组,制冷量127kW,末端采用四种形式:辐射毛细管、冷吊顶单元、吊顶式诱导器、干式风机盘管。采用高温冷源和空调末端除去室内显热负荷,采用水作为输送媒介,其输送能耗仅是输送空气能耗的1/10~1/5湿度控制系统由四台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送风末端装置组成,通过盐溶液向空气吸收或释放水分,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光线在管道中以高反射率进行传输,%,光线传输管道长达15m。通过采光罩内的光线拦截传输装置(LITD)捕获更多光线,同时采光罩可滤去光线中的紫外线。办公、设备用房等场所选用T5系列三基色节能型荧光灯。楼梯、走道等公共部位选用内置优质电子镇流器节能灯,,镇流器均满足国家能效标准。楼梯间、走道采用节能自熄开关,以达到节电的目的。(1)太阳能、风能、氢能发电系统。屋顶设置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多晶硅光伏板296m2,装机容量40kW;采光顶光电玻璃57m2,装机容量3kW。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并入园区2MW太阳能发电网。两台风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00W,系统产生的直流电接入氢能燃料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实现了光电、风电等多种形式的利用。(2)能源再生电梯系统。选用奥的斯GeN2能源再生电梯,采用32位能源再生变频器,可以将原消耗在电阻箱上的电能清洁后反馈回电网,供其他用电设备使用。曳引机采用植入式稀土永磁材料,不需要碳刷,因此也就没有碳尘。电机的效率为90%。电机采用密封轴承,没有齿轮箱,所以无需润滑油,不存在润滑油污染的问题。双重节能较普通有齿轮乘客电梯最大节能可达到70%。2零污水排放的水处理回用系统绿色建筑科技馆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后,进入格栅池,除去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