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doc

上传人:1529039003 2014/2/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道德”并不单纯是外在行为的枷锁和规范,更主要是内在情感的认同和顺从。“生态”是真善美的体验。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等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理想境界是从实现“包含了生态知识与理念”的道德行为体系上升到“整个道德行为体系的生态化”,进而在此体系下的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生态特征和生态理想的生态人.
论文关键词:生态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具有生态文明的社会,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公众的生态道德已经成为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曾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和明天的决策者,对我们的环境现状应该有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其生态道德的养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意识
环境教育是人们认识和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我国环境教育始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1992年,全国首届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又逐渐意识到,单一地强调环境教育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它有使教育滑向单单注重环境一边的倾向与危险,我们要进行的是以“人与环境”双向整体为内容的教育,更准确地讲,应该叫“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德育先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与自然的盲目行为
”。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德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育人类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何谓生态意识?美国科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eopoid)于1933年在《大地伦理学》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说:“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大地(自然界)。”为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针对大学生尤其是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现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