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斜屋面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90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斜屋面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11/8 文件大小:4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斜屋面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斜屋面高支模施工方案高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工程,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由杭州余杭径山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浙江明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承包。总建筑面积约2193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187㎡,地下建筑面积17745㎡。共4层,地下一层局部二层、地上二层,建筑物总高度m。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天然基础。楼面设计标高6m,坡屋顶最高标高m,最高脊梁的层高为m,;,梁截面尺寸主要有200×400mm、200×600mm、200×500mm、240×878mm、240×1058mm、200×500mm等截面型式,斜板厚为120mm,采用C25砼。由于该工程斜屋面结构为折梁、折板形式,采用门式架的高支模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三、门式架支撑体系:1、模板:面板使用18mm厚夹板,规格为920×1820,面板下排两层80×80mm的木枋,上层枋间距300mm,下层枋间距1219mm(即架宽)。门架间距、跨距是800mm。2、梁:梁底板和梁侧板用整块18mm厚的夹板制成。梁旁板底外侧设压脚板,梁侧板支撑间距不大于400mm,梁底板用80×80广东松枋支承;梁底的上排枋间距为300mm,板底的上排枋间距为400mm,下排枋为80×80木枋。3、支撑体系:⑴、楼面模板、梁侧及梁底模板均采用18mm厚夹板。楼面梁板用门式架加可调托作顶架,龙骨均用80×80mm木枋,上铺18mm厚夹板。⑵、门式架之间全部用交叉连杆连接,每层门架沿排向设置纵横水平拉杆,底部距地200mm设纵横扫地杆。⑶、内外两侧设450交叉剪力刀撑,每隔3m设一排的剪刀撑,剪刀撑底部到地。⑷、所有的门式架底托必须垫50×200垫木通长。⑸、屋面梁下设置夹层梁的支撑采用80×80木枋、间距350,斜撑在夹层梁上;木枋根部翘角垫固定在夹层梁上的模板,夹层梁的支撑系统不拆除。木枋之间采用方条在木枋中部水平固定拉结。四、门式架高支撑施工方法1、模板搭设⑴、门架按设计斜面坡度要求拉一条斜线,先沿屋脊梁开始排架,离柱边200mm排第一只架,每间距800mm放一只架,并拉上交叉连杆,排至梁的另一边的支承柱时,如果排架至柱的距离大于400mm时,将最后几排的门架排距由800mm调整为600mm,使最后一排排距符合要求。底层架铺设后,再架设中层或上层架,然后加顶托,大致调整高度到预定平水,在顶托上放木枋,第一层枋沿梁轴方向,第二排枋垂直梁轴方向、间距300mm。然后调整顶托高度,使梁底板调至预定高度,铺梁底板,固定梁底板,梁底板装好后再装梁侧板和楼面模板。⑵、顺着卸屋面板坡度方向与门架的跨距方向一致的方法搭设斜板门式架。斜板门式架一般取2榀为一组,斜屋面板的梯形或三角形的斜腰边处以临斜边处200mm增设钢管立杆或门式架,第二排枋成放射状放置。第一层枋和顶托之间的三角形空隙采用三角形木楔块塞紧。三角形木楔块须按照屋面坡度预制加工好。⑶门式脚手架支撑体系要求在底部上200mm位置用万向扣扣一道钢管拉杆,纵横各一道,以保证整体性及稳定性。在顶层架顶部下100mm纵横必须各扣一道钢管拉杆,以分散斜向压力。⑷、在底层架横杆中央处扣一道通长拉杆,故整个支撑高度范围内设置水平拉杆如下:距楼面200mm设扫地杆,以上每个门式架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要通长设置,纵横方向均设,交接处用钢管扣扣住,在端部要顶到柱。2、模板拆除根据混凝土七天及二十八天抗压试件试验报告,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再安排拆除模板;对板及梁部分,强度要达到75%;对悬臂部分,跨度大于8m的梁,拆模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模板拆除时,先松顶托,把顶托除下,利用原支撑体系做脚架,拆卸梁及楼面模板,最后拆除支撑体系。五、质量保证措施⑴立柱就位前应放出控制线,使立柱尽量在同一直线上,以便与水平拉杆连接及使其满足间距要求。⑵门架、立柱排放时要用线陀吊线,控制其垂直度。⑶水平拉结施工时应做到每完一层即验收一层,检查其拉结是否牢固到位,以防“虚结”。⑷所用的木料,尤其是木枋,必须于使用前严格检查其完好性,严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