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松花江上教学设计松花江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乐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和作品的悲剧美。2、通过认真欣赏《松花江上》,真切体会悲愤的情感。3、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对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进行探讨、分析,积极参加就欣赏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的讨论并发言。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区,所以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农村学生音乐课上的较少,由于生活阅历所受的限制,音乐修养普遍还不够成熟,因此对于本节课悲剧性的情感,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为此,将引导学生在倾听音乐作品时获得深层次悲剧美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难点来处理。:对歌曲《松花江上》的悲剧性内容及表现这一内容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难点:引导学生在倾听音乐作品时获得深层次悲剧美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观看视频,引出学生说出“九一八”事件。,提出问题: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总是能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是最能动人心弦的,它使人们在痛苦悲伤或慷慨悲壮的感受中,得到激励和启示。这就是音乐悲剧美的魅力所在。新授:欣赏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一、鉴赏《松花江上》:让我们聆听这首不朽的民族悲歌《松花江上》,去感受那里的人们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播放《松花江上》)2、介绍创作背景:在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了我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并随即在几天之内侵占了20多个城市及周边的广大地区。致使东北三省很快沦陷,东三省的人民只好流亡关外,他们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人人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他们要倾吐,要爆发……当时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傍惶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深刻体会到人们埋藏在心底的亡国之恨和丧家之痛,终于以不可抑制的强烈***,谱写出《松花江上》这首反映东北同胞和全国人民共同感情的歌曲。3、探讨:这首歌曲是通过一些什么样的音乐语言来表现内容的?学生讨论回答:(主要从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4、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及音乐表现。教师:从内容和感情脉络上看,可分为哪几个基本层次?学生:可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基本层次。教师:在每个层次中,你是如何获得悲剧美的情感体验的?(1)、第一层次:怀故。歌词:采用描写家乡的美丽富饶方法来诉说,再加一声“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悲凄之情就更不能堪!音乐要素: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构成,均以从容的节奏和流畅而深沉的音乐语言,描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又以级进下行的旋律,表现了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悲痛心情。(2)第二层次:漂流。歌词:“九一八,九一八”,反复告示,告诫人们不忘灾难的日子。两个“流浪”,深沉地慢吟,让漂流的情形再现,是仇恨感情的积淀。音乐要素:旋律在小调上展开,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带有呼号、哀伤的色彩;内在而压抑及悲愤交加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东北同胞对侵略者的愤恨和控诉。(3)第三层次:呼唤。是歌曲的高潮。歌词:一声“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