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龙小说复仇模式及其对传统的突破.pdf

格式:pdf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龙小说复仇模式及其对传统的突破.pdf

上传人:顾生等等 2016/1/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龙小说复仇模式及其对传统的突破.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7年3月第9卷第2期?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古龙小说复仇模式及其对传统的突破王?立1,隋正光2(1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2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古龙武侠小说力图对传统复仇模式进行借鉴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从而不仅在审美上给人以新鲜之感,而且思想上能给人以启迪和升华,主要表现在:(1)传统叙事文学中友情服务于复仇,古龙小说则注重表现仇人之间的友情;(2)传统文学多写?女性勾引不成则诬陷?,古龙写出了女性的报复来自于真爱,以及?育仇人之子使相残以报复?等模式;(3)借鉴金庸,古龙对传统?儿子长大后复仇?模式也有超越;(4)在中外相关母题滋哺下,古龙小说较自觉地将?忍辱复仇?模式回归到侠文学,如?恋酒色惑乱仇敌耳目?、?忍辱为仇敌亲信伺机报仇?、?自辱以激发复仇信念?等。古龙武侠小说创作,对传统复仇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多重超越。[关键词]古龙;武侠小说;台湾文学;主题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07)02?0120?06[收稿日期]2006-10-18[基金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侠义文学传统与民族精神研究?(L05CYY016)成果之一。[作者简介]王立(1953-),男,辽宁锦州市人,文学博士,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种种稳定化的叙事模式。其中?复仇模式?是被新派武侠小说广泛运用的一种。因为这种模式是具体的来源于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承传和积淀,所以虽则模式沿袭会造成熟悉此道的读者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但借用之无疑会在自觉不自觉间通过集体无意识与读者互动共鸣。古龙武侠小说则踵武金庸,力图在对传统复仇模式进行借鉴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从而不仅在审美上给人以新鲜之感,而且思想上能给人以启迪和升华。从古龙武侠小说复仇模式对传统复仇主题继承与超越角度,探讨其反文化、反传统思想,揭示其人性启迪意义与文化反思价值,是很有意义的。一、?友情与仇怨?模式传统的两极对立思维,决定了传统叙事文学中友情与仇怨这两股绳只能借助友情服务于复仇(如助友雪仇、代友雪仇、结友雪仇等)这种母题才能纽结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学是如此青睐这一母题:从《刺客列传》中先秦刺客为主(恩遇之友)报仇到汉代游侠借友报仇,以及唐宋传奇,至《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友情服务于仇怨的母题一遍又一遍的演绎,乐此不疲而又未免因缺少新鲜血液而显得机械和老套。进入20世纪之后旧派武侠文学的出现,给这友情与仇怨模式带来了一丝新的血液。而1960年代后,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古龙的武侠小说对这一模式尤以独特和深刻的笔触延及人类心灵的深处,用人性之笔为?友情与仇怨?模式注入新的生命。古龙小说《英雄无泪》写朱孟是北面道上四十路绿林好汉中势力最大的?中州雄狮堂?堂主,因未参加司马超群的盟约而与之结仇。他只身闯入司马超群的地盘长安,挥笔留书以示蔑视,然而他没有想到,当他与卓东来相对而站时,卓东来的人马已快马加鞭要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