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9/11/9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236-01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点。急性阑尾炎一旦明确诊断均宜手术,一般采用阑尾切除术。【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护理【临床资料】本院自2011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接诊的5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病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纪最大64岁,最轻14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且有准确的疼痛点,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病因。致病菌多因肠道内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阳菌。 : ,(1)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只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扩展致阑尾壁个层并有小脓肿形成,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3)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腔内积脓,压力不断升高致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穿孔,穿孔如未被包裹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死或穿孔,如果进展较慢,大网膜将阑尾包裹并导致粘连,形成炎性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其结局有3种情况:(1)炎症消退:炎症完全消退,不遗留病理改变;或瘢痕性愈合,留下阑尾腔狭窄,与周围组织粘连,易复发;或迁延成慢性阑尾炎。(2)炎症局限化: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被大网膜包裹,粘连成炎性包块,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3)炎症扩散:阑尾坏疽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细菌扩散到肝门脉系统,引起肝门静脉炎;病情恶化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二)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少数病人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疼痛,伴有胃肠功能失调。阑尾穿孔后可出现腹膜炎和麻痹下肠梗阻症状。盆腔位阑尾炎及出现盆腔脓肿时,有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粘液便等直肠刺激症状。炎症较重者可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增快等全身中毒症状。 2体征:最重要的体征是右下腹固定的压痛。常见的压痛点有:①麦氏点,在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③兰氏点,在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③莫氏点,在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与右侧腹直肌外缘相交处。④Rapp压痛区。 3其他体征:阑尾位置有变异时,以下试验或检查可见有意义的体征。①结肠充气试验:病人仰卧位,检查者先用一手按压左下腹部降结肠,再用另一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结肠积气可传至盲肠和阑尾根部,若引起右下腹疼痛加重即为阳性。②腰大肌征:病人左侧卧位, 检查者将病人右下肢向后过伸,如出现右下腹疼痛加重即为阳性,提示阑尾可能位于盲肠后或腹膜后靠近腰大肌处,或炎症已波及腰大肌。③闭孔肌征:病人仰卧位,右髋及右膝均屈曲90○,将右股内旋,若右下腹疼痛加重即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炎症已波及到闭孔内肌。④直肠指检:盆腔位急性阑尾炎,直肠右侧壁有明显触痛,甚至触到炎性包块。阑尾穿孔伴盆腔脓肿时,直肠内温度较高,直肠前壁膨隆,并有触痛,部分病人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现象。(三)辅助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