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系统党建论文基层党建论文企业党建工作论文邓恩铭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原因[摘要]邓恩铭从小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具有救国救民和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在五四运动中表现突出使其成为山东青年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思想敏锐、追求进步,是山东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共产党组织的发起者和工人运动的领导者,这是邓恩铭成为中共一犬代表的主要因素。客观上,由于中共早期党员对中共一大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够,使得年轻的邓恩铭得以当选为中共一大代表。[关键词]邓恩铭;中共一大代表;原因中国共产党笫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当吋刚年满20岁、还是一名中学生的邓恩铭,作为山东代表出席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在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邓恩铭的年龄虽然比最小的刘仁静大一点,但是学历是最低的,资历也是最浅的,还是唯一的一名少数民族代表,这是非常特殊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邓恩铭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参与者和发起人?值此邓恩铭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不揣简陋做一些简要的分析,以求教于方家。一、主观努力是邓恩铭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主要原因首先,邓恩铭从小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具有救国救民和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这是邓恩铭得以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情感基础。邓恩铭1901年1月15FI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城关的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邓恩铭出生时,邓家祖孙三代仅有三间草房、二亩田,根本难以糊口。为维持生活,懂得些医术的祖父和父亲常常到盛产药材的瑶山苗岭采集药材,再到荔波县的大集市去卖,农闲时节还走街串寨行医。有一年暑假,邓恩铭随行医卖药的父亲走乡串寨,体验了各族人民所过的悲惨生活。当时邓恩铭编唱了这样一首歌谣「'种山之人吃不饱,纺纱Z人穿不好,坐轿Z人唱高调,抬轿Z人满地跑。”[1]生动地道出了当时不平等的社会状况。贵州少数民族一直以来具有极强的反抗精神,早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期,台江就爆发了张秀眉领导的苗民起义;清朝同治年间,贵州省二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人民也曾在潘新简的带领下举起义旗。生活在水族这种革命意识极强的环境中,邓恩铭从小嫉恶如仇。特别是对水族英雄潘新简,邓恩铭非常崇拜,曾作了一首小诗赞扬他:“潘王新简应该称,水有源头树有根。总为清廷政腐败,英雄起义救民生。”[2]1917年8月,16岁的邓恩铭随叔父黄泽沛到ill东济南求学,在离开贵州时,邓恩铭作《述志》、《前途》诗两首,以述其志:“南燕北飞,去不思归;志在苍生,不顾安危。生不足惜,死不足悲;头颅热血,不朽永垂。赤日炎炎辞荔城,前途茫茫事无份。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3]意欲投身革命改造社会的思想跃然纸上。邓恩铭认为,中等,男女不平等,所以“按我们中国的社会情形说来,这种改造的事情,一定免不了的”,而且“改造社会这种事情确乎是我们屮国的一线生机了”。⑷其次,青年邓恩铭思想敏锐、追求进步,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和山东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这是邓恩铭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思想基础。邓恩铭生长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裂变的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加剧分割中国,国内战乱不断,人民生灵涂炭。民主革命风起云涌,武昌起义、云贵独立、民国建立、袁世凯复辟等重大政治事件接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