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低应变检测师题目及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80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低应变检测师题目及答案.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1/10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低应变检测师题目及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部分 客观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十五条:热情服务,维护权益。下列不属于该条规定的内容是    。   ;,不出假报告;;、透射波的速度或应力在缩颈或扩颈处均(  )。A 不改变方向或符号;B 改变方向不改变符号;C 不改变方向改变符号D 改变方向改变符号3、低应变检测时,实测桩长小于施工记录桩长,按桩身完整性定义中连续性的涵义,应判为( )类桩。AⅠ;B Ⅱ;C Ⅲ;D Ⅳ4、按JGJ106-2003规范,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钻孔混凝土桩,柱下三桩或三桩一下的承台为100个,施工总数量为330根,则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至少应为(  )根。A 100;B 99;C 20;D 1655、某工程地基采用C30的钻孔灌注桩,当采用低应变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且不小于(  )。A 75%、15MPa;B 70%、15MPa;C 75%、;D 70%、、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 ),宜在未检测桩中继续扩大检测。A10%;B 20%;C 30%;D 50%7、低应变检测时,时域信号出现周期性反射波,且无桩底反射波,则该桩应判为( )类桩。AⅠ;B Ⅱ;C Ⅲ;D Ⅳ8、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据此请选择下列哪种桩型不宜使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A桩径800mm,桩长10m;B 桩径420mm,;C桩径1000mm,;D桩径600mm,桩长6m。9、当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可用上限频率在其安装谐振频率的( )以下时,可保证较高的冲击测量精度,且在此范围内,相位误差几乎可以忽略。A1/5;B 1/4;C 1/2;D 1/310、瞬态激桭通过改变锤的重量及锤头材料,可改变冲击入射波脉冲宽度及频率成分。当锤头质量较大或刚度较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冲击入射波脉冲较宽,低频成分为主;B 冲击入射波脉冲较窄,低频成分为主;C 冲击入射波脉冲较窄,低频成分较少;D 冲击入射波脉冲较宽,低频成分较少11、只考虑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异时,桩的有效检测桩长受( )大小的制约。A桩的长径比;B 桩周土刚度;C 桩土刚度比;D桩周土阻尼12、从理论上讲,缩颈引起的反射波波幅与入射波波幅的大小关系( )A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没关系13、当A1>A2,则产生( )A只产生反射波;B 既产生反射波又产生透射波;C 只产生透射波;D 不产生任何波14、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桭操作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有足够的粘结强度;B 激振点与传感器安装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C 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眏桩身完整性特征;D 激振方向应沿桩身轴线方向15、当在桩顶检测出的反射波速度或入射波信号极性一致,则表明在相应在位置存在(  )A 截面缩小;B 截面不变;C 与截面无关;D 截面扩大16、对于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低应变法不能确定其完整性类别,应采用(  )验证检测。A高应变法;B 静载法;C 钻芯法;D 声波透射法17、下列关于反射波法低应变检测中传感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于长桩桩底反射波的提取,应选用高灵敏度加速度计;B 诊断桩身浅部缺陷,应考虑传感器频响是否能达到要求;C 加速度计的重量、灵敏度与使用频率成反比;D 加速度计的安装方式不同不会改变使用频响。18、作用在简谐振动体系上的力F,与该体系上某点的(  )之比称为机械阻抗。A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力学阻抗19、根据应力波理论,当桩尖固定时,桩尖处反射波地速度为(  )。A零;B 速度加倍;C 速度不变;D无法确定20、根据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新成立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自自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备案)证书之日起,新取得岗位证书的检测人员()年内不应变更检测机构。A1;B 2;C 3;D 没有时间限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低应变完整性类别划分除需要考虑缺陷位置、程度以外,还需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地质条件;B设计条件;C 施工情况;D 当地经验。2、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 ),判定( )及( )。A实际桩长;B桩身完整性;C桩身缺陷程度;D桩身缺陷位置。3、混凝土灌注桩出现的缩颈与局部松散、夹泥、空洞等,只凭测试信号就很难区分,还应(     )。 A结合地质情况综合分析;B结合施工情况综合分析;C采取钻芯法分析;D采取声波透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