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高中美术教育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并对高中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研究论述。一、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育现状1、教育观念落后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对美术课审美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出现了偏差,有意无意地把学校定位成学生单纯进行智育的场所,对陶冶、塑造、净化人们心灵的美育重视不够⑴。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除了语、数、夕卜,其余的都是副科,音、体、美就更是边缘学科了,社会的现实性,使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在他们的眼里,不考试的学科是不会去学的,美术即使不过关,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毕业证,因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21o在这样的观念下,美术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学生很难系统地接受美术基础知识教育,更谈不上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2、.高中美术课程定位不明确⑶美术专业的学生为了高考而一味地进行素描和色彩的技能训练;而专攻文化课的学生又一门心思地扑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完全忽视了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整个高中阶段的美术课和文化课学习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畸形发展的高中美术教育。3、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较差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各地教育机构中的硬件设施建设不一。有的学校投入美术课的资金高达一百多万,每年都用不完,也有的学校资金零投入,因此受经济发展等因素限制,各地的教育不可能通过同样手段进行学习效仿。一般学校受条件限制和高考的压力,对于模块的教学难以实施。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而只有鉴赏课,不去动手操作,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大大降低了学习美术的兴趣⑷。二、浅谈高中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观念转变了,其它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教育部明确提岀:应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而学校领导是最关键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必须跟上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式的步伐,应彻底革除应试教育的旧模式,树立索质教育理念⑸。首先学校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必须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主”“副”科之分;其次,美术专业教师的队伍要跟上,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于考核不合格者限期达标。杜绝随意安排非专业美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后,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重视美术教育,政策上支持,精神上鼓励,把美术教育和其它学科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⑹。(二)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和文化素养。作为新世纪美术教师,要在艺术教育中自觉推进素质教育,要更新观念,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是《决定》中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实破口,应该充分认识到美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