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宠物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宠物论文.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11/10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宠物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宠物论文毕业论文系别:畜牧兽医系专业名称: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论文题目:犬产后抽搐的诊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评阅人:成绩: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项目题目摘要关键词内容格式答辩合计权重53270515100得分评阅人评语:评阅人: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11发病原因 22发病群体 23病例简介 24临床症状 2急性型 2慢性型 25诊断 26治疗 3补钙 3镇静 3补充营养 37鉴别诊断 38小结 4参考文献 4致谢 6犬产后抽搐的诊治摘要:本文叙述了犬产后抽搐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的全过程。我在临床实践的一年里对本病的认知和见解。关键词:犬,产后抽搐,高热、癫痫、呼吸困难、低血钙症、诊治前言产后抽搐(puerperedTetany)又称产后低血钙、产后癫痫、产褥痉挛,是低钙血症和运动神经异常兴奋而导致肌肉发生抽搐性痉挛为特征的严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强直痉挛、运动失调、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为特征、其多发于母犬产后4-20天,尤其是产仔较多、泌乳量高的母犬。常见于狮子犬、哈巴犬、西施犬、贵兵犬等。小动物临床常见病之一。产后低血钙危害严重,重者导致母犬死亡。临床一年病例总结:1发病原因骨骼中钙减少是重要原因。怀孕前犬甲状腺机能减退,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数量减少,因此动用钙的能力降低;在怀孕末期,由于饲喂高蛋白高钙食物,该现象就更为明显。在分娩过程中,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其后转为抑制状态,分娩后腹压突然降低,腹腔内脏器被动性充血,以及血液大量进入乳房引起贫血,可使大脑皮质区抑制程度加深。从而影响甲状旁腺,使其分泌激素的机能减退,以及不能保持体内钙的平衡。另外,处于抑制状态的大脑皮质也影响甲状腺的调节的机能,使降钙素的分泌数量增加。到怀孕后期,由于胎儿发育消耗和骨骼吸收能力的减弱,骨骼中贮存的钙量已大为减少,因此即使甲状腺的机能受到的影响不大,而从骨骼中能动用的钙量也不多,亦不能补偿产后钙的大量丧失。母犬不适当的围产期营养,母犬妊娠期补钙,新生仔犬体形大或仔犬数量多而需求乳量大,肥胖,妊娠后期食盐过多等。2发病群体产仔多、泌乳量高的母犬、猫和小型、兴奋型犬。此病虽然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和产后6周之内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产后2-4周期间。体改少、血钙少、神经、肌肉兴奋性高、机体肌肉抽搐。,今早大量流涎,张口呼吸,全身颤抖,做无意识运动,四肢无力,站不起来,抽搐,大量饮水。4临床症状:犬初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很快四肢僵硬,后肢尤为明显。表现不安,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站立不稳,随后倒地,四肢呈游泳状,口角和颜面部肌肉痉挛等。重症者狂叫,全身肌肉发生阵发性抽搐,头颈后仰,,脉搏每分钟130-145次。呼吸急促,眼球上下翻动,口不断开张闭合,甚至咬伤舌面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加,口角附着白色泡沫或唾液不断流出口外。5诊断临床症状和病史可做初步诊断依据。治疗前采血化验确认低血钙症,但是经常须在化验结果出来前进行治疗。化验血糖浓度判断是否伴发低血糖症。6治疗治疗原则:以补钙、镇静、抗痉挛为主。静脉推注10%糖酸钙,要用3-5分钟缓慢推注。一般推注1-20ml。用听诊器或心电图监视心率。若发现心律不齐,则停止推注,直到心律恢复正常再以原速度的一半推注。可很快看到肌肉松弛下来的现象。若静脉推注钙剂无效,可考虑静脉推注1-15mg安定。若有脑水肿的症状给予治疗。纠正高热和低血糖。病情稳定下来,再给予同剂量的糖酸钙,以同体积生理盐水溶解。并且根据需要每天3次来控制临床症状。口服乳酸钙、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30-10mg/kg/d;一直到停止泌乳。考虑断奶或给仔犬补充食物以减少乳汁需要量。给母犬饲喂的平衡粮最好是专门用于泌乳和生长期的犬粮。7鉴别诊断表一、产后抽搐、中毒、中暑、犬瘟热的鉴别疾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产后抽搐铁钙的缺少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产后4-20天、产仔多、泌乳量高的母犬。产前给母犬大量补钙。妊娠后期食盐过多呼吸困难,肌肉僵直,体温升高,全身颤抖,共济失调,多饮。补钙、镇静、抗痉挛中毒犬鼠的士宁和毒鼠强中毒;误食带毒的食物或饮用带毒的水;误吃巧克力、洋葱、葡萄等。抽搐症呈间歇发作;有既往施用鼠药史或犬食中毒鼠史;呼吸急促、意识丧失;体温和皮温一直不高。催吐、灌肠、解毒中暑缺乏适应能力;温度高;通风不良;肥胖;年龄过小或过大;运动时间长;心血管疾病;先前存在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