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伤寒论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论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11/1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论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伤寒论名词解释《伤寒论》释词(1)头项强痛:头痛项强。强,强硬、不柔和意。(3)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关前为阳,关后为阴。(10)风家:经常易患伤风感冒的人。(10)不了了:余邪少除,精神不爽,身体不适之意。了,完毕、结束、清楚、明了。(42)外证:相对于里证而言,此指表证。(36)合病:两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者。(84)淋家:指素患小便淋沥、尿道疼痛之人。(85)疮家:指久患疮疡之人。(86)衄血:经常鼻衄之人。(87)亡血家:平素经常失血之人。(88)汗家:平素易出汗之人,包括自汗、盗汗在内。(21)脉促:脉象急促,上壅两寸,关尺以下脉势渐衰,即内经中“中手促上击”意,非后世脉数中一止之谓。(40)噎:咽喉部有气逆梗塞感。(90)清谷:大便中夹有未消化物。清名词活用为动词。(16上)坏病:六经病经失治误治后产生新的证候而不能归属于六经病时称坏病。此指太阳表证因误治而变为里证,病情恶化。(64)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覆按在心胸部。(118)火逆:指用熏、灸、熨、烧针、温针等法逼汗所致的变证。火泛指火疗;逆者错也误也。(65)奔豚:证候名。以豚之奔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直至咽喉,发作欲死须臾复止。(65)甘澜水:一名劳水。程林云<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邪>钱天来云<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67)动经:动摇经气。(67)身为振振摇:身体震颤摇动不能自持。(20)遂漏不止:形容汗出不断。遂,于是之意;漏,渗泻之意。(91)脚挛急:小腿肌肉痉挛,屈伸不利。脚指小腿。(76)虚烦:指无形邪热扰于胸膈而至的烦躁。虚意指热邪之无形而非正气虚,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76)心中懊憹:指心中烦乱不安至甚。一说心中烦郁闷乱莫可名状。(76)少气:气息微弱,似不能接续的样子。非短气。(143)血室:指胞宫,即子宫。(71)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之状。(71)白饮:米汤。稻曰白。(72)烦渴:口渴难忍之意。(74)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收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126)不可余药:意不可少服使药有剩余,即必须尽剂。亦有不可用其他药之说。(126)晬时:即周时,一昼夜24小时。(128)脏结:因脏器虚衰,阴寒凝结而形成的一种病证。(137)日晡所:大约午后3时到5时。日晡指申时(137)潮热: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定时而发。(151)气痞:相对痞硬而言,桉之濡软,指无形之邪结滞为病。(142)麻沸汤:沸水。(157)干噫食臭:指嗳气带有伤食气味。噫同嗳。(179)脾约:脾津亏乏,胃热肠燥而致的便秘。(181)更衣:解大便之婉辞。(219)三阳合病:太阳、阳明、少阳病的症状同时出现。(219)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黏腻不清爽。(219)面垢:面部如蒙油垢。(248)蒸蒸发热:形容发热如热气蒸腾,从内达外。(220)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状者。(252)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252)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205)面合色赤:即满面通红。面合即合面,满脸。(191)固瘕:硬便与溏便混杂,乃胃阳不足的见证。(236)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262)潦水:地面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