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埃博拉病毒实况报道.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埃博拉病毒实况报道.doc

上传人:s1188831 2019/11/11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博拉病毒实况报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埃博拉病毒病实况报道第103号2017年6月重要事实以往被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病(EVD)可在人间引起严重且往往致命疾病。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在人间通过人际间传播蔓延。埃博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约为50%。在以往疫情中出现的病死率从25%到90%不等。首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发生在中非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村庄。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涉及主要城镇及农村地区。社区参与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疫情的成功控制有赖于将一系列干预措施落到实处,即病例管理、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良好服务、安全埋葬和社会动员。补液及症状治疗等早期支持性医护办法可改善生存率。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并证明可中和病毒的治疗办法,但正在开发各种血液、免疫和药物疗法。背景埃博拉病毒可引起急性严重疾病,若不加治疗往往会致命。埃博拉病毒病是在1976年同时暴发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在现在的南苏丹恩扎拉,另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埃博拉疫情。本次疫情出现的病例和死亡数字超过了所有其它疫情的总和。疫情还在国家之间蔓延,首先在几内亚发生,随后通过陆路边界传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丝状病毒科病毒有三个种属:Cuevavirus属、马尔堡病毒属和埃博拉病毒属。五个属种已得到确认:扎伊尔、本迪布焦、苏丹、雷斯顿及塔伊森林。前三种即扎伊尔、本迪布焦和苏丹与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引起2014年西非疫情的病毒属于扎伊尔属种。传播人们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埃博拉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方式是(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或者受到这些液体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衣物)。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这是在没有严格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哀悼者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发挥作用。只要病人的血液带有病毒就仍然具有传染性。性传播关于性传播风险仍需要获得更多监测数据并开展研究,尤其要了解随时间推移精液中存活的具有传播力的病毒比率。在此期间,并根据现有证据,世卫组织建议:所有埃博拉幸存者及其***应接受辅导以确保采取安全的性行为直至其精液在两次检测中均呈阴性。应向幸存者提供避孕套。对男性埃博拉幸存者应在发病后3个月时进行精液检测,随后对检测呈阳性者每月进行检测,直至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相隔一周进行的两次精液病毒检测中呈阴性。埃博拉幸存者及其***应当:避免各种形式性行为,或者遵守安全性行为做法,正确并一贯使用避孕套,直至其精液的两次检测结果呈阴性。检测结果呈阴性后,幸存者可安全地恢复正常性行为,不必害怕发生埃博拉病毒传播。根据对现行研究所做的进一步分析和世卫组织应对埃博拉病毒病咨询小组的考虑意见,世卫组织建议埃博拉病毒病男性幸存者自出现症状起12个月之内采取安全性行为和卫生措施,或者直至其精液检测两次呈埃博拉病毒阴性为止。在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