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文学》考查作业黄海0822班08417139秦贤洁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20)家世背景:老牌的俄国贵族年轻的心性:天生的自我闭锁,深思,怯于交往多愁善感,欠缺理性①成名作:《童年·少年·青年》对人类心灵知识的了解对道德纯洁性的追求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20)地位:在世界文坛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他的那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他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之一,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受到举世瞩目的认同。作品简介《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创作背景19世纪60年代处在俄国历史上大分化大裂变的新旧交替时期。1861年实行农奴制度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资本主义从此获得了空前的张力,自下而上蓬勃发展,在大机器生产的轰鸣声中,无数工业品从流水线上像河水一样汹涌地流向市场,猛烈地冲击着古老传统社会的根基。创作背景陈腐不堪的贵族庄园经济日渐萎缩,夕阳西下,气息奄奄。大腹便便的资产阶级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优势,必然在政治上提出自身的要求,于是,来自英法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像潮水一样涌进了俄国思想界,日甚一日地冲击着旧的传统思维。另一方面,贵族阶级却把持着国家政权,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安娜的爱情悲剧,就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新旧思想激烈拼搏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内容:“两段婚姻”安娜·卡列尼娜、亚历山大·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吉提“像一个圆拱门一样”:两根柱子、圆拱门“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列宁)深度:对于他所不理解的东西,由于忠实于现实,并对它进行忠实的描写,因而达到了其他人所未能达到的深度。③*安娜·卡列尼娜形象作者极力表现安娜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充分展示了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她那迷人的风采,至今仍然像磁石一样牵引着全世界无数渴望善与美的心灵。她那勇敢的叛逆和不屈的追求,犹如一束冲动的野火,烛照着整个俄罗斯的文学画廊。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