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格构柱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20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格构柱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cxmckate6 2019/11/12 文件大小:1.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格构柱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一、编制依据 2一、生产准备: 4三、施工条件 5第三章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7一、施工工艺 7(一)立柱桩施工 7(二)立柱桩格构柱制作与安装 8(三)混凝土浇筑 9(四)空孔回填 10二、施工保证措施 10(一)立柱桩入岩要求: 10(二)格构柱定位、固定与吊装 10第四章施工进度 13一、施工进度计划 13二、工期保证措施 13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第五章安全、消防施工保证措施 16一、消防及用电安全 16二、格构柱加工、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6三、格构柱施工安全措施 16四、管线保护安全措施 17第六章成品保护 18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楼施工蓝图。2、采用规范、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其他有关现行国家标准及规范、规程。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支撑结构格构柱,格构柱主要包括格构柱和立柱桩两部分,上部格构柱为钢构件,下部立柱桩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共计420颗,其中4颗与工程桩共用。灌注桩径分为800mm和1200mm二种,栈桥区域格构柱尺寸为550*550,非栈桥区域格构柱尺寸420*420。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30,立柱桩的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三、地质、水文条件场区地层分为松散层和基岩,松散层由填土、粉土、粉砂和粉质粘土组成,基岩分为灰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一)地层如下:1、填土(Q4m1):全区分布-1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成分是碎砖、瓦片等建筑垃圾,混少量粘性土-2冲填土:黄褐色、灰黑色、灰色,软~可塑,粉质粘土为主,具中等偏高压缩性,含少量碎砖。2、上更新统粘性土(Q3a1):3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局部可塑,含铁锰结核,局部含少量砂姜,含量5-10%,粒径2-5cm不等,底部夹少量风化岩块,中压缩性。3、基岩(下寒武系馒头组1m)-1A强风化灰岩:灰黄色,风化强烈,软硬不均成碎块状,局部分布。-,-,-,。-1B强风化泥质砂岩、泥岩:紫红色,碎块状,手易捏碎,局部分布。-,,--。-1C强风化粉砂岩:灰黄色,碎块状,手易捏碎,局部分布。-,,-,,-,。-2A中风化灰岩:灰色,肉红色,含方解石脉,后层状,倾角75度左右,岩心为长柱、短柱状,为较硬岩,岩体中岩溶较发育,有溶洞,溶孔分布,溶洞中大部分充填硬塑粘土,岩土的基本质量等级Ⅱ-Ⅲ。顶板高--,,-,-,。-2B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泥岩:紫红色,薄层状,层面倾角75-90度,泥质胶结,遇水易软化崩解,属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局部分布。顶板高程--,平均-,-,,-,。-2C中风化粉砂岩:灰白色,钙质胶结,粉粒砂状结构,层面倾角75-90度,属胶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Ⅳ。顶板高程--,平均-,-,,-,。(二)岩溶、裂隙发育特征根据勘察资料,岩溶发育特征为:(1)自上而下,由强变弱,基岩面分布溶沟、溶槽、溶孔,基岩面6米内岩溶发育较强,-,,溶洞顶高程--,。(2)溶洞有充填物,充填物为硬塑状粘土,表明溶洞较稳定。(3)分布范围广,详见溶洞分布特征一览表。第二章施工部署一、生产准备:(一)、人员准备:根据施工作业计划,安排施工人员。施工人数由作业队根据工程部统一安排,按南北分为两个作业队,劳动力安排如下表2-1:工种人数进场时间退场时间备注管理人员5人2012年1月2012年6月施工现场钻机队45人2012年1月2012年6月司机(挖、吊)5人2012年1月2012年6月砼工(成桩)20人2012年1月2012年6月钢筋工(成笼)30人2012年1月2012年6月电焊工(成笼)4人2012年1月2012年6月电工2人2012年1月2012年6月表